“小胖”“三跨”考进北师大

发布时间:2012-07-11 期号:

北京考试报实习记者 刘 婧

  在北京师范大学,有这样一个小伙子,胖乎乎的,说话时总是带着笑容,笑起来嘴角有两个浅浅的酒窝。同学们都喜欢叫他“小胖”。他就是去年以第一名418分考入北师大传播学专业的山东小伙刘瑞一。

 

“其实真的觉得没什么”

  在小胖介绍自己来自山东前,我已经猜出了八九不离十。他的敦厚、诚恳、直爽,颇有电视剧《闯关东》中山东汉子的特点。他身材偏胖,少了山东汉子的魁梧,倒是显得有几分可爱。当我问起考第一名有什么感受时,他淡淡一笑:“其实我真的觉得没什么,我只是分高一些,来到这个大学后发现身边的人都比我强。”小胖是从山东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入北师大的。作为跨区域、跨专业、跨学校的“三跨”考生,小胖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坚持了下来。小胖也没有认为自己的分很高。他说他身边考其他学校的同学也能考到这个程度。山东考生较多,一直竞争激烈。从高中开始,他就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对于他来说,第一名的成绩并不是偶然的。

 

“做好笔记很重要”

  小胖是从3月份开始着手准备考研的。那时候还没有确定方向,他就开始准备英语。6月份决定报考北师大,他利用暑期看专业课。他看专业课的过程是第一遍看课本,第二遍开始做笔记,第三遍结合往年试题,进行笔记背诵。看一遍课本,就可以对整个体系有一个初步的概念。虽然小胖跨专业跨得不远,但考试书目还是和大学专业内容不同,所以书要通看一遍。在做往年试题时,他不是简单地记背试题,而是着重于分析试题。如通过看往年试题的出题形式,分析出题思路;根据试题内容,分析出题重点是集中在书的框架还是细节等。这样的分析为其复习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小胖的“杀手锏”是做笔记。小胖的笔记根据书的难易程度分为两种形式。对于比较简单易懂的书目,小胖按章节做笔记,挑出其中的重点,逐条整理,按部就班,一目了然,这为以后复习提供了便利条件。对于那些看了几遍都一头雾水的书,小胖就按照课后练习题去做笔记,整理后再根据书中内容补充重点。很多考生喜欢找捷径,从网上抄录别人的笔记,他们要注意的是,要选择脉络清晰的笔记,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其实,对于做笔记这个功夫活,考生还是自己总结比较好,因为浓缩自己脑力劳动的才是精华。小胖以第一名考入师大后,他的笔记就成了无价之宝。小胖免费送给了本校的师弟师妹,不仅手把手地传授自己做笔记的方法,怕他们忘记,还细心地贴上标签,哪部分用什么方法都很详细。

  在小胖看来,做笔记形成惯性,在读研期间也能受益。在研考复习阶段,做笔记是为了把重点知识提炼出来;而在研究生学习阶段的论文,也是在提炼重点,然后加入自己的新思想,构成一个新框架。所以,在研考复习时学会做笔记,能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考上研究生让我开了眼界”

  在小胖看来,从地方院校来到北京这座大城市,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北京这座城市媒体多,发展空间大,机会也更多。说起工作,小胖特别羡慕那些在职读研的同学,觉得他们上了班就是不一样。比如同样一个“微博实名制”的问题,他们这些全日制的学生只能泛泛地说出利弊,那些在职研究生就从运作模式的角度来分析,指出值得借鉴的和需要摒弃的地方。“他们对一个问题的分析,往往是理论结合实践,显得更全面。”

  平时,小胖也会去其他学校听一些讲座。当听到一些知名媒体负责人谈到媒介前沿问题时,他总会很认真地记下来,反复思考。

 

 

“让学习成为一种惯性”

  “考研初试的时候,我没有太多时间看更多的书,但是我给自己规定了时间看相关论文。复试前,我看了很多资料,学习前沿知识。到现在,学习就成了惯性,我没事就会去看看书、上自习。”

  这个暑假,小胖决定不回家了,为自己“充充电”。他通过了腾讯的面试,这周起就要去实习。“我会谦虚地跟指导老师学习,积累实践经验,遇到问题就积极请教。”小胖认真地说。小胖的梦想是在纸媒当一名记者,但他仍然很努力争取这次网站学习的机会。他觉得各类媒体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只有取长补短,自己才会在从事的行业中有所建树。

  小胖就是这样一个很努力、很阳光的小伙。在导师眼中,他是个勤奋的学生;在同学眼中,他是个开朗的伙伴;在师弟师妹眼中,他是个热心的兄长。当问起他对同学们给他起的这个外号有什么想法时,他推了推眼镜,笑着说:“说实话,我觉得叫小胖比叫我名字亲切多啦!”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