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实习记者 刘 婧
早就听说过他的名字,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他跨专业考进了北京大学。今年的二次考研,他没有像其他的同学,从得知结果就立即投入第二年的考研复习,也没有报同样的专业或更保守的学校。他就是朱灿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计算机辅助翻译专业的辽宁大学的本科生。
初次见面,他很健谈,笑起来仿佛有阳光在嘴角闪动。走路时每一步都似乎要踏出一个脚印来,执着、笃定。
春初, 在破灭中萌生希望
2011年春天伊始,放完年假从福建老家回到辽宁大学的朱灿华盼来的却是一个残酷的结果:由于偏科,第二外语考得不好,使他与梦寐以求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失之交臂。看着身边的同学陆续被所报的学校录取,有的拿到了世界五百强公司的录用通知,有的公务员考试进入了面试,他一一祝贺着,但夜深微凉时,心事自惆怅。眼前是梦想破灭的碎片,路在何方?是放弃还是坚持?是走别的路还是继续考研?他辗转反侧了3个晚上。
终于,他做出了一个决定:拾起梦想的碎片,带着它去北京,去离梦想最近的地方——对外经贸大学附近租房子,准备第二年的备考。
朱灿华从小在福建的农村长大,除了家乡唯一长居的地方就只有辽宁大学的宿舍。初来北京,下火车的那一刹那,他突然觉得迷茫了,偌大的城市,却没有他一小片栖息之地,心中的希望让他没有回头。他找了几间旅馆,住在了最便宜的房间,然后开始去对外经贸大学附近找房子租住。终于找到了一个隔断间,每个月800元,为了节省钱他选择了阴面。这个地方最大的好处就是到对外经贸自习室只需5分钟路程。
生活安顿好了,心还没有完全安顿好。他要养活自己。他没有向家里要钱,而是找到了一份工作,每天走30分钟的路程到地铁,再坐一个小时的车到公司,即使路程有点远,但每天下班路过对外经贸大学的校门时,看见落日的余晖映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那几个烫金的大字上,他心里便漾起了希望的波澜。他总是在校门口停留片刻,默默地呐喊一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我来了!
夏末, 在希望中寻觅方向
朱灿华很快习惯了工作的节奏,但心里仍惦记着考研。当他得知公司的经理是他福建老乡时,倍感温暖。毕竟,在北京人生地不熟,遇见一位老乡格外亲切。朱灿华也是打心眼里佩服这位本科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就读于清华大学的经理。但是这位经理不为人情世故所动,他只在意他欣赏的人。朱灿华便努力地工作。卓越的表现引起了经理的注意。朱灿华又打听到他俩住得很近,坐地铁是一个方向,下班时便和经理一起回家。一路上,两个人谈人生、事业、理想,有很多共同话题。
当得知朱灿华准备考研的时候,这位经理不仅没有反对,反而给朱灿华提了很多建议。他说,英语本来就是一个工具,将来不能单纯靠英语吃饭。对外经贸大学的商务英语专业一直很热,相当于独木桥,如果不付出特别的努力是没有胜算的把握的。倒不如考虑一下其他大学的相关专业,比如清华、北大,虽然专业没有对外经贸大学的热,但是学校的牌子更响啊!
经理这番话意味深长,对朱灿华起了点拨作用。他开始留意北大的翻译专业,发现计算机辅助翻译是一门近两年新成立的专业。他了解到,报考这个专业的考生,往往计算机专业的头疼英语,而英语专业的又头疼计算机。他惊喜地意识到,自己每天的工作不就是计算机的实练吗?而且他已潜移默化地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个夏末,他又做了第二个重大的决定——换专业,换学校。
秋至, 在寂寞中坚守信念
在确立了方向之后,他迅速办完辞职手续,回到租住地方,每天按时去外经贸自习室复习。他屏蔽了所有亲朋好友的联系,甚至换专业这件事都没让父母知道。
可这毕竟和第一年不一样,没有了同学的结伴,没有了分享和共同面对,似乎一切都变得那么脆弱。朱灿华既要克服自己的惰性,又要耐得住寂寞。他深知,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方能不寂寞。
连续30天以书为伴、与“世”隔绝的生活让朱灿华的内心濒临崩溃。终于有一天他再也忍受不了了,索性回到住的地方,连续玩了两天游戏。最后,他停止了游戏的厮杀,走出门去,仰望天空,阳光灼痛了他的双眼。他陷入了沉思:自己来北京为了什么,自己的信念哪儿去了?终于,他想清楚了,自己的信念是今年一定要考上研究生,给自己的青春、逝去的时光一个交代。
于是他又重新回到了自习室,只不过这时候的他,多了一份坚守的信念。他开始学会了专注,即使在看书的时候走神也能很快把自己拉回来,他只做一件事——复习考研。
八月,这个收获的季节,他也收获了一份信念,一份专注。
冬未央, 在专注中成就梦想
冬天到了,离考试的时间就不远了。朱灿华心急如焚,计算机基础这门专业课需要掌握的知识太多了,他打听到一位考生是大二就着手准备才考上了这个专业。他只剩下两个月的时间了,书还没有看完。有了去年的基础,翻译的专业课和政治、英语公共课都不用着重去看,而令他担心的是又要重蹈偏科的覆辙。
他也开始烦躁,经常去打篮球。他喜欢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的感觉,每次打完篮球都会酣畅淋漓,头脑格外清醒。有一次打完球,他累得躺在了地上。冬日的阳光直洒在脸上,他闭上眼睛,感受着阳光为他铸就的金碧辉煌的梦想,仿佛一伸手就能触摸到似的。他笑了,再去面对计算机这个难题时已是坦然自若。
就这样,在考场上,他发挥自己的优势,政治、英语、翻译都考出了复习两年的扎实水平,克服自己的劣势,确保会做的全拿分,不会做的尽最大努力能拿多少就拿多少。计算机虽然只考了95分,但在专业课排名为中等,也算不枉费这段时间的苦心钻研了。
又是一个阳光烂漫的季节,不同的是,此时他的梦想已经像这阳光一样灿烂了。在总结经验时,他说:“其实很简单,对于二次考研的同学,一定要果断地选好方向。选择肯定要舍弃一方面,但是有舍才有得。二次考研时间不一定要拖得很久,但一定要专注。无论以什么方式复习准备,都要做到专注。再就是相信好事多磨。有的人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他磨得还不够!”
阳光,就这样悄无声息地透过树枝投在了他的脸上。回首,有过痛也有过泪,但是无论经历过怎样的阴霾,只要有一米阳光,便能照亮前边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