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实习记者 刘 婧
2013年研考已进入基础复习阶段,记者采访了多名公共课成绩较高的往届考生,他们认为,每年的3—6月份是研考复习的基础阶段,在现阶段,考生要开始着手准备公共课,并抓好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复习。
外语:基础单词背记要趁早
研考外语是最令考生头疼的一科,很多考生因为这科和研究生失之交臂。记者了解到,即使是外语专业的考生在研考时英语成绩也未必理想。北京体育大学外语专业王老师说,对于研考公共课复习外语不能掉以轻心。北京体育大学外语系学生小何今年以350分的成绩跨专业研考成功,超出复试线31分。本是英语专业的她,研考英语却只考了55分。她说由于当初觉得自己连“专八”都过了,英语肯定没有问题,从一开始就没有好好准备,只是在冲刺阶段做了几套模拟题。她希望学弟学妹们多吸取她的教训,尤其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不能因为学了四年就不重视英语基础的夯实。研考英语的备考方式和专业四级、专业八级完全不一样,所以考生还是要趁早准备,以防到最后措手不及。她建议,背记单词的计划在基础阶段就要做好,这样日积月累,在最后的阅读和写作专项练习阶段才能厚积而薄发。
政治:立足大纲抓基础
无论是文科、理科专业还是工科专业,政治作为一门公共课都是必考的。但对于这科,许多考生都报有侥幸心理,认为高中学过相关内容,研考时可以“吃老本”。事实上,研考政治大纲和高中所学的内容有很大区别的,所以紧随考试大纲很重要。小安今年以政治79分的高分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他坚持没有报考研辅导班。在基础阶段他首先把去年解析看了两遍,因为每年的大纲变化不大。他说,在政治考试中,主观题拉开的差距并不大,要多学习往年试题,分析其中的表达思路。关键是选择题,知识点一定要记扎实。只有准备阶段打好基础,强化阶段才能综合所有知识点,冲刺阶段才能抓住重点,找到突破口。
数学:做题讲究技巧
对于理工科和涉及经济学类的考生来说,数学既是一门专业课也是一门公共课。今年以139分报考大连海事的小崔,虽然总分没过,但数学获得了较高的成绩。他说,数学的基础阶段复习应该掌握基本知识点,建立知识体系。在考研之前,大多数考生至少有一年多没有接触过数学知识,也有零基础考生,大学期间就没有学过数学。在强化复习之前,必须要有这样一个打基础的阶段。这一阶段考生要主要是了解大纲要求,看教材,学习最基础的知识点,做适量练习题,多思考、多总结,尽可能快地建立学科的知识体系,为下一阶段做好准备。想学好数学,不多做题是万万不行的,做题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基础知识,争取一个能力的提升。然而做题,并不是说每种题型都做大量的习题,应该把重点放在基础上,面放广一点,尽量多地囊括考研的题型。毕竟,考研复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做题不仅要多做而且要广做。数学是一种思考的过程。没有思考,一味地看,是做无用功。做错的题目,重新再整理一遍,总结自己的薄弱点。考研数学有20多道题目,每年变化也不大,考生只要勤于总结,数学也没有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