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考数学总分150分,在整个研考科目中占的分量相当大,考查科目包括高等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二除外),内容比较多,难度比较大,尤其是考数学一的考生。因此,考生一旦确定了考试类别,就要早着手备考。
教育部每年会就研考数学出版一本考试大纲,这是考生备考的依据。因此,考生着手复习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下载一份考试大纲。在当年大纲没有发布之前,考生可以参考上一年的考试大纲,发布后再比对调整内容,对照新考试大纲明确自己所学内容,进行具体的复习。
研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考生要有一个整体规划。总的来说,研考复习可以划分为四个大的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学习任务,在不断达到阶段学习任务的同时,也达到了自己的研考目标。
下面重点讨论一下基础阶段如何备考数学。
首先,要明确基础阶段用书。基础阶段重在打基础,教材是必不可少的。考生可以用大学时用的教材,最好准备一套对应的配套答案,不是让考生去看答案,背答案,而是在做课后习题时,有疑问的地方可以自己参照答案,分析问题所在。刚开始着手复习的考生,虽然知道这个题目大概如何求解,但往往不能很好地写出解题步骤,思路不明确,书写不整洁。通过对照答案,看别人的解题步骤、解题思路,有利于指导自己正确的解题过程。
建议考生先复习高等数学。因为高等数学在研考数学中占的比例最大,而且是其他学科的基础。然后,考生再学习线性代数或概率论。
其次,要明确基础阶段复习重点。因为研考数学越来越重视基础,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定理和基本解题方法以及基本的计算能力。
基础阶段的主要复习资料是教材。考生要对照考试大纲,把教材中相应的概念、公式、定理熟记,并能解决一些较简单的题目,比如教材中的课后习题。有些考生不重视教材习题,不动笔练习,眼高手低,等遇到综合题目时就无从下手了。课后习题题目比较多,全部认真做一遍需要花较多时间。考生要根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选作部分习题。
对于学有余力的考生,如果在规定时间范围内超前完成对教材的一轮复习,建议可以再借助专业的习题书,集中突破客观题的练习,提高计算能力,熟练运用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
最后,要明确基础阶段的时间安排。每个人的基础不同,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考查的范围也不同,因此无法界定每个人每天学习数学多长时间合适。一般来讲,3月份开始每天保证至少两三小时复习数学的时间,高等数学大概两个月,线性代数和概率论(数学二除外)大概各一个月的时间能保证在6月底之前完成基础阶段的学习任务。
另外,如果基础比较薄弱,自己看书感觉困难的考生,可以选择报一个辅导班,但听课之前一定要预习,对自己没有思路或做着很费劲的题目要重点听老师如何讲解,还要总结出该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自己不会的原因在哪里?如果是对该知识点没有掌握好,那一定要及时查阅教材;如果是解题思路有问题,一定要做好笔记,多总结,熟能生巧。
(新东方在线数学教研室 张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