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专业课统考基础阶段复习 考生要循序渐进 全面积累

发布时间:2011-12-26 期号:

北京考试报实习记者 周立奇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尚未开始,2013年研考考生早就按捺不住。记者采访发现,教育学统考是受较多考生关注的考试之一,有的考生已经开始准备第一轮“修炼”。

  新东方在线教育学专业课有关辅导老师认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基础阶段,考生主要是练基本功,不要只看所谓的重点。在复习中,考生要做到对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和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真正理解,加强对全面的考点的总结和掌握。

 

循序渐进 逐步熟悉

  考生这一阶段的复习,是对知识由不知到知,由知到熟悉,由熟悉到理解的过程。这对于本专业和跨专业报考的考生是不同的,对于本专业的考生是一个机会,要战胜自己浮躁的心态,让自己脚踏实地去进行课程复习,提高自己对课程的进一步理解,对专业课的学习更上台阶;对于跨专业的考生则是挑战自己的学习能力,一一攻破学习中的难点,在这阶段争取能够掌握60%的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考生要系统阅读主要参考书1至2遍,初步理解、掌握教育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学科内在的逻辑结构,能够简单运用所学原理分析教育问题。

  跨专业的考生可在老师的学习方法与学习重点的引导下进行第一轮复习,把听课、自学、做题结合起来,这样能更好地复习。

  复习过程中,考生要本着认真的态度去看书,第一遍一定要把知识的范围扩大、复习全面一些,因为那时还没有出大纲,而且大纲出来以后点也会很多,同样会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全面是一个基础。

 

听课与自学相结合

  在第一遍复习过程中,考生可画出文章中自己认为重点的地方,用不同的笔画出知识点,以区分重要的程度,为下次复习提供帮助,也为听课做准备。听老师讲课时,考生可以与自己复习的知识点对比,如果考生不知道什么是定向研究、定性研究,就会听得云里雾里,所以要把自学和老师的讲解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增加心理的挑战性,也能增加学习的乐趣,不至于学得太枯燥。与此同时也要记好每门课程的笔记,既可以为以后的复习提供捷径,同时在写一遍的过程中,也记了一遍,何乐而不为。对于记笔记也要有策略,不能什么都记,已经很熟悉的就可不记。

  如果只学不练,一会失去学习兴趣,缺乏成就感,二会使知识点陷入一种模糊的状态,不能有效地识记。做一定量的练习题配合学习是有必要的。考生通过做题可以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里,可以巩固知识点,可以让自己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提高答题的能力。

 

制订计划 平和心态

  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学原理的内容比较好理解识记,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安排一周复习多少章节,对于一些不会的地方可以聆听老师的讲解,有针对性地解决疑难;而对于教育研究方法和教育心理学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又是第一次学,可以结合老师的讲解进行学习,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更有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减轻学习压力。

  好的心态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在考研的过程中没有鲜花,也没有掌声。考生要学会忍受寂寞,能沉得住气,用平和的心态去学习和生活。可以借鉴别人的方法,但不要因为自己复习得慢就感觉压力大。考研复习时要做真正的自己,要战胜的也是自己。同时复习也要劳逸结合,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几本书结合着看,不要一直看一本,那样会造成大脑疲劳。难易结合着看,既可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也可以把学习的硬骨头啃掉。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