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 6128人报考 增幅近7%——访该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姜家宗

发布时间:2011-11-09 期号:

北京考试报实习记者 周立奇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网上报名已经结束,华北电力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多少?计划招录多少人?有哪些新增专业?2011年考录情况如何?记者带着这些问题,专访了该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姜家宗。

 

  记者:2012年华北电力大学计划招收多少硕士研究生?有多少考生网上报名?

  姜家宗:2012年学校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约1300人,其中专业学位硕士约500人,比2011年略有增加。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结束后,共6128人报考我校,与2011年的5728人报名相比,增幅近7%。

 

  记者:2012年招生专业中,哪些是优势专业,哪些是新增专业?

  姜家宗:优势专业,也就是考研竞争力比较大的专业。华北电力大学在专业设置上“电力”特色鲜明,因此优势专业也多与“电力”有关,包括: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热能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技术经济管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电气工程、会计等。优势专业的报考人数较多,比如热能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等专业,2011年的考录比达到10:1。

  2012年我校新增了以下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运筹学与控制论、凝聚态物理、辐射保护及环境保护。

 

  记者:学校有哪些学位授权点?

  姜家宗:华北电力大学是全国首批获得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在1978年就成立了北京研究生部。立足能源电力行业,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已经培养出了大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复合型、交叉型高层次人才。

  学校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授予研究生学位的学科门类涵盖文、理、工、经、管、法等6个学科门类,拥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专业硕士类别,实现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多科性、多层次、多类型的协调发展。学校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目前学校研究生总数已超过1万人,占学生总人数的35%,已累计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共计14233人。

 

  记者:学校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姜家宗:学校设立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专项基金。改革后,所有学生均需按规定缴纳学费,学费维持原标准不变。研究生不再划分计划内和计划外名额,转而分为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两种。

  为全日制研究生设置奖学金和助学金,以吸引优秀生源,同时为研究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创造优良条件。优秀生源优先享受学校奖学金和助学金。学校还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的“三助”制度。

  招生计划向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科研项目、高水平科研团队倾斜。招生指标向培养质量高、有在研项目的导师倾斜。

  学校重视全日制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与学术型的培养同等待遇,在博士生招生上巩固硕博连读机制,并争取早日突破直博生的招生资质,努力开拓工程博士类别的招生。

 

  记者:学校在研究生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哪些改革?

  姜家宗:近年来,学校对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调整,加强研究生对学科前沿动态的了解,强化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对硕士研究生实行分类培养,并按分类对课程体系和培养流程优化调整;设立专门基金,用于研究生教学改革、优秀博士论文建设、研究生访学与学术交流;加大 “硕博连读”学生的比例和选拔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导师遴选评估制度,根据以科研为导向的导师负责制的原则,借鉴国内外高校的经验,完善我校的博士生、硕士生导师遴选评估制度。

 

  记者:9月成立研究生院,对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有什么意义?

  姜家宗:研究生院的成立是华北电力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学校将继续强化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不断完善学科体系,以丰富和完善“大电力”学科体系为抓手,以“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为契机,优化学科、学位的平台建设。

  学校将以建立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为目标,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教育的综合改革及创新工程建设,加强研究生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设,强化过程管理,着力培养创新型高端人才;走产学研合作的特色发展之路,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

  研究生院的成立,使学校的研究生教育继续向以“结构优化、提高质量”为主的内涵发展转变,也为凝练学科方向、汇聚人才、增强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