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 坤
2010年研招网报开始,记者就考生报考北师大所关心的问题采访了该校研究生院行政处副处长胡克文。
记者: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总体情况如何?
胡克文:北师大近年硕士生招生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稳定规模、调整结构、提高质量。
2009年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总人数为13335人,在北京高校中列第三位。限于我校办学的硬件设施,为了保持整体办学水平,近年来学术型硕士生招生规模基本保持稳定并适当压缩,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生源质量上。同时,我校积极快速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争取在3—5年内使学术型硕士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生年招生比例达到1∶1。
记者:与2009年相比,2010年北师大硕士研究生招生有什么变化?
胡克文:2009年我校硕士研究生录取总人数为2507人,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含MBA、法律硕士和新增全日制专业学位)450余人。
2010年我校将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继续适当压缩学术型硕士生招生规模,积极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我校2010年预计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700人左右,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900人左右(具体招生人数以我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
记者:请简要介绍一下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和优势。
胡克文: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早在1949年以前就培养过研究生。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北师大研究生教育学科门类齐全,实力雄厚,初步覆盖除军事学以外的所有11个学科门类;现有16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10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6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类专业学位授权点;具有一级国家重点学科5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1个;现有博士生导师820余人,硕士生导师164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19名。
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是北师大主要特色。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科评估高校排名结果(2007-2009年)中,学校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排名全国第一,地理学、系统科学排名第二,历史学排名第三,排名进入前五名的还有:艺术学、天文学、测绘科学与技术、林学。
记者:除上述基础性学科外,北师大的应用型学科发展如何?
胡克文:北师大近年有一批应用型学科发展迅速。如学校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以建设全国领先并与国际知名刑事法学机构看齐的新型刑事法学术机构暨国家刑事法治决策咨询基地为奋斗目标。我校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致力于我国社会政策的研究,涉及弱势群体、医疗卫生、社区建设、老龄健康、家庭政策、社会救助、国家能力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等研究领域。
记者:请简要介绍一下北京师范大学的学术型硕士生培养特点。
胡克文:学校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从2005年起学校开展了精品课程、双语课程、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和学术报告能力培训项目建设,共计建设205门课程和25个项目。2006-2007年,学校在所有一级学科建设5门面向本学科全体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基础课程以及面向全校硕士研究生的公共课程,共计建设128门课程。另外,我校还积极创造条件派遣硕士生赴国外交换留学、攻读学位或进行短期学术研究,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学生国际视野。
记者:北师大自2008年起实行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改革的主要措施。
胡克文:实行培养机制改革后,我校硕士生的录取类别只分为非定向培养硕士生和定向培养硕士生两类。人事档案和户口都转入北师大的为非定向培养硕士生,不转入的为定向培养硕士生。
学校设立了“研究生基本奖助学金”,用于资助非定向培养硕士生的全部学费和部分生活费。一般来说,非定向硕士生均可获得基本奖助学金,除免交学费(每学年8000元)外,还可获得一定数额的生活费。各院系所可以视经费筹措情况调高奖助学金额度。基本奖助学金实行动态评定,由各院系所根据研究生学习成绩、科研能力等综合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