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信息

发布时间:2010-05-27 期号:

清华大学物理系   物理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网报截至6月3日
  北京考试报讯(实习记者  徐 凡)  记者从清华大学物理系了解到,该系于2010年7月14日—17日举办“2010年物理学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网上申报截止日期为2010年6月3日,邮寄材料的截止日期为2010年6月4日(以当地邮戳为准)。
  据悉,此次夏令营通过讲座、参观和交流等多种形式,帮助有志于物理学研究的本科三年级学生了解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发展现状,提前感受研究生生活,有助于选择未来的研究方向。夏令营期间还将安排清华大学物理系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的选拔工作。夏令营拟招收60人左右,涵盖物理学的各个研究方向,包括: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和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原子分子物理、声学、天体物理。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夏令营计划招收80人
  北京考试报讯(实习记者  徐 凡)记者从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了解到,该学院将于2010年7月16日至19日,在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举办2010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为期4天。该夏令营预计招收营员80人。
  据了解,本次夏令营旨在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研究生选拔招生的形式,发挥复旦大学数学人才培养的传统优势。本年度夏令营预计招收营员80人(其中复旦本校30人左右)。申请参加夏令营的学生要符合以下条件:全国各高等学府本科三年级在校生(2011年应届毕业生,“985”高校优先考虑);学习成绩优秀,本科前3年(或前5学期)总评成绩排名在该校同年级本专业前10%之内(在科研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可以不受此约束);有志于从事纯粹数学以及应用数学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或潜在的科研能力。申请截至2010年5月30日。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申请者需为化学及相关专业
   北京考试报讯(实习记者 徐 凡)  记者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悉,该所2010年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拟定于2010年7月12日至7月14日在上海举行。申请者要求为化学及相关专业。
  据了解,该院拟面向全国各高校招募150名左右营员,将从营员中遴选优秀者作为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011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学生须满足以下条件:大学化学及相关专业二、三年级学生(2012届、2011届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本科期间总评成绩排名在本班前15%之内,对有出色的科研成果者学习成绩标准可适当放宽;对化学有浓厚兴趣,并有较强的或潜在的研究能力;有两名教师书面推荐;英语达到国家四/六级水平(425分以上)。申请材料要在6月25日之前(以邮戳为准)邮寄至该所研究生部,网上报名也要在此之前完成。

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     经济学、金融学各招50人
  北京考试报讯(实习记者 徐 凡)  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研究院了解到,该院“全国经济学、金融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将于2010年8月21日—27日在北京举行,计划招收100名营员,其中经济学50人,金融学50人。
  据了解,本次夏令营将作为该院选拔2011年推荐免试研究生的主要方式。申请条件为:大学本科三年级学生(2011届毕业生),不限专业,要求具备良好的数理、经济学或金融学基础,或者修过经济学相关课程;学习成绩优异,本科前三年总评成绩排名在班级前10%,或者虽然成绩不在班级排名前10%,但在其他方面有优异表现者,如有科研成果等亦可申请;对经济学和金融学方面有浓厚兴趣,并有较强的或潜在的研究能力;有两名教师推荐;英语达到国家六级水平(450分以上)。邮寄材料截止日期为5月31日(以当地邮戳为准)。该院将于申请截止后两周内对申请者进行电话面试。在夏令营期间将举行推免生考试。营员需就提交的论文进行约15分钟的讲演和答辩,自备PPT。笔试成绩、答辩成绩和夏令营表现经加权后为最终成绩。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 邮寄材料截至6月底
  北京考试报讯(实习记者 徐 凡)  记者从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获悉,该所将于2010年7月16日—18日举办“2011年推荐免试研究生预招见面会暨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邮寄材料截至2010年6月底(以当地邮戳为准)。
  据了解,此次夏令营旨在促进生物科学、生物医学及其他跨学科类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青年学生了解当前学科发展前沿热点问题和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的科研教学情况,并从中选拔优秀学生免试攻读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研究生(硕博连读/直博生)。该所所有专业将以本次夏令营作为选拔2011年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方式之一,专业包括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学(生物技术)、生理学。此次夏令营拟招收80人左右。

北京科技大学  与工程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北京考试报讯(实习记者 徐 凡)  记者从北京科技大学了解到,该校与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前已启动。
  2010年,教育部首次批准10所高校和9所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作为首批试点单位之一,北京科技大学与钢铁研究总院、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和矿冶研究总院四家工程研究院所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

河南理工大学 与重庆能源集团合作培养研究生
  北京考试报讯(实习记者 徐 凡)  河南理工大学将与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公司联合培养研究生。
  河南理工大学校长邹友峰说,联合举办研究生及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班是学校与重庆能源集团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加快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学校将安排优质师资,科学设计课程,精心组织教学,确保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使研究生班成为促进学校与重庆相关政府部门、重庆能源投资集团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重庆能源投资集团董事长侯行知表示,联合培养研究生班是能源集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联合办学,用2至3年时间,使集团技术骨干专业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