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大宣传 收费高昂 考研培训市场有待规范

发布时间:2010-09-19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徐 凡


  2011年研究生考试报名即将启动,考研辅导班已开始争抢2012年生源。业内人士和考生认为,整顿、规范考研培训市场已是当务之急。
  文登学校创办者、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陈文灯总结了当前考研培训市场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名不副实,夸大宣传。一些机构在招生宣传中将本是副教授职称的老师写成教授,将普通的教授宣传成系主任。用“通过率将近100%”或者“押题率”等广告词吸引生源。二是巧立名目,收费高昂。比如以精品班、保过班为名进行高收费,金额远高于普通培训课。

现象一 考研辅导报班两三千元是常事
  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无论是准备考研资料还是报辅导班,考生的花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比如考生选择基础类的单科课程费用约为300元至500元,强化课程费用大概在700元左右。目前越来越多的辅导班针对外地考生开设了网络授课的辅导内容,各科全程班的费用约在800元至1200元。
  据一些参加过考研培训的学生介绍,几门课下来,花个两三千元很平常,一些所谓“保过班”费用甚至高达数万元。学员多为应届本科生,普遍感觉费用昂贵。
  参加过考研培训的学生小王说,他的很多同学投入了不少培训费用,但培训班的辅导效果却不尽相同。尽管有一些同学觉得经过培训班老师的串讲后,能够分清楚复习重点,省去了很多无用功。但一些基础比较好的同学还是认为,上了辅导班后,收获不大,学习效果与付出的金钱不成比例。

现象二 辅导班宣传爱打名师牌
  在很多辅导班的宣传资料上,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性,“权威专家”、“阅卷老师”、“命题组长”等词语屡见不鲜。考生在选择时根本不知道哪类班适合自己,也无从检验这些宣传资料的真假。
  记者随意登录了几家培训机构网站,“名师”“押题”等似乎成为辅导机构的关键词。据了解,一些辅导机构所谓的“命中率100%”、“押题率100%”宣传词其实对考生意义不大。在考研辅导过程中,真正的“押题”是不存在的,相关老师只能对考试范围的维度、深度和广度进行划定,比如知识点会考到哪一层、扩展到哪部分。考研是选拔性考试,“三分靠老师,七分靠自己”,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能力。面对夸大了的宣传词,考生不必信以为真,认为自己上了这样的班就能考高分。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很多辅导班把普通讲师说成教授。一些只是到名校进修过的老师,也被“忽悠”成优秀教师。“名校”、“名师”头衔让学生眼花缭乱,难辨真假。

根源 考研培训市场年利6亿元
  随便走进一所高校,都能在自习室、公告栏看到各种考研培训机构的强化班、冲刺班、网络课程等各类招生广告。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大大小小的考研培训机构有四五十家,规模较大的有十余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培训中心和私人开办的辅导班。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也连年高速增长。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199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是7.2万人,201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53.4万人。全国报考2010年学历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140万人,其中有25.8万名考生报考北京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硕士研究生,较2009年增长14.6%。
  研究生扩招是带动考研培训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北京每年考研市场的利益份额可达6亿元。有巨大需求就有巨大市场,试想如果140万考生每年人均花费1000元上辅导班,考研辅导班的市场将会有多么大的收益?如此一块大蛋糕,难怪有人争抢。

出路  考研辅导市场需自律和监管
  新东方在线考研高级辅导教研室老师黄祯祯认为,考研辅导市场规范化,首先离不开培训机构自身。培训机构不应该只以盈利为目的,而应该增强社会责任感,把考研辅导作为教育,帮助考生通过考研改变命运。其次,有关部门要对辅导机构的师资进行规范。
  考生在选择辅导班时要注意三个方面:师资、口碑和服务。除了跟师哥师姐沟通哪个辅导机构正规外,还要尽量参加辅导班的免费试听课。每名考生的基础不同,对老师的要求也不同。通过试听,考生可以确定这名老师的风格是否适合自己,以少走弯路。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