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职业规划:了解专业与专长

发布时间:2013-09-04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许 卉

  进入九月,一批大学新生陆续进入校园。就业对于他们来说似乎还很遥远。但就业专家提醒,职业规划要趁早,从踏进大学校门开始,大一新生就要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专长做职业规划。

 

了解专业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就业专家李亚晶表示,学生高考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大多有父母帮忙甚至直接由父母代劳。这就使许多新生初入大学校门时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甚了解。所以,大一新生做职业规划,要先从了解专业开始。

  大一新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媒体宣传等途径多方位了解即将学习的专业,静下心来对它进行分析,培养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初步了解自己的专业以及对口的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

  一个专业领域中可以细分很多职业岗位。在对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行业前景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大学生可以通过已就业学兄学姐的经验获得启示,圈定几个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职业岗位,仔细研究相关职位的用人条件,不断了解这些岗位的能力要求。比如某个专业需要获得研究生以上学历才会有较好的就业前景,大学生就要尽早将学习重心放到考研上;如果某个专业需要具备某种资格证才能成功就业,大学生就要趁早留意这些资格证书的报考信息;如果某个专业的就业看重实践能力,课余时间大学生就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对症下药”才能少走弯路。

 

发展专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发现,所选专业并非自己的兴趣所在,也不是自己所擅长的,应该怎么办?不少大学生都将希望寄托在“转专业”上。但事实证明,大学里转专业的机会虽然有,但成功的几率并不大。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2012届毕业生陈磊选择了在学习专业之余尽力发展个人所长,他的经历或许能给大一新生们一些启示。

  陈磊高考时听从父亲的建议报考了英语专业。在开学初期他曾“强迫”自己爱上英语专业,可无论多么努力,他的专业课成绩始终上不去,这样一来他对英语专业的抵触情绪就变得更大。通过分析,陈磊给自己作了新的“作战计划”:在保证专业课成绩不挂科、能够顺利毕业的前提下,将其余精力转到自己喜欢并擅长的市场营销上来。业余时间,陈磊自学了市场营销专业的内容,到了假期实习也都是从事市场营销方面的工作。到大三的时候,陈磊又成功修读了市场营销双学位,让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一个理科生的专长可能是写作,一个中文专业的学生的专长可以是金融学。如果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就要趁早挖掘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如果想跨专业就业,就要提前着手准备。”作为过来人,陈磊给出了建议。

 

以“专”为本

资深人力资源专家刘兴阳提醒,无论将来从事的工作是否与所学专业相关,成功就业的核心是要做足充分的准备,做到比别人更“专业”。

  这就要求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多做调研,尽早利用实习、兼职等实践,让自己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使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都与之相匹配。

  此外,有些大学生认为现在学什么专业,将来就在哪个领域就业,将自己的就业面限制得太窄。其实,就业不一定非要和专业挂钩,一些通用型工作对专业知识要求并不高,只要大学生学好目前专业,对未来职业都是有益的。比如,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都将就业目标锁定在翻译官上,恐怕就很难实现就业;如果将目光放宽,结合专长,到杂志社去做英文编辑等工作也是不错的选择。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