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许 卉) 进入6月,部分尚未就业的毕业生仍奔波在各个招聘会场,为就业做最后的冲刺。在日前的一场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场外,记者发现不少伪装成求职者的招聘人员,用“高薪”来吸引毕业生,相关工作人员提醒毕业生要提高警惕别上当。
5月30日上午8时45分,离招聘会开始还有15分钟,记者走进东城区一家人才市场的招聘大厅,发现场内的“求职者”已经不少,而此时招聘展位上还有很多企业尚未到场。
记者先来到招聘大厅一侧的招聘信息栏想浏览下参会的企业和职位,这时信息栏周围已经围聚了十多位“求职者”。正当记者浏览第二家企业时,旁边的一位“求职者”主动和记者搭讪:“你想找什么样的工作?”“我就是随便看看。”“你是应届生还是有工作经验了?”“我已经毕业了。”“那你是想换份工作?你之前是做什么的?想换份什么样的工作?”还没等记者回答,这位“求职者”从包里掏出一张卡片递给记者。原来她是一家科技公司的招聘人员,卡片上印着公司招聘的岗位:客服代表、销售代表等。当记者表示对销售一职不感兴趣时,她赶忙向记者抛出了更有“诱惑力”的职位:“我们还招经理。我看你也有工作经验了,可以直接来应聘经理的职位。”“什么部门的经理?我虽然有工作经验,但不见得跟你的职位对口啊。”“那没关系,先来试试嘛,今天下午就能去公司面试。”“还是不感兴趣。”“那我们还招总裁助理、总裁秘书,总有一个你感兴趣的吧?”这名招聘人员意图说服记者留下联系方式,她好为记者“尽快安排面试”。记者以“今天不找工作,就是随便逛逛”为由脱身,这才发现刚才围聚在信息栏前的十几名“求职者”中有4个人是“招聘人员”,也在用类似的方法游说其他人。
记者随后来到招聘厅,开始顺着展位台挨个浏览,每到一个拐角或在某处稍作停留,就会有类似的“招聘人员”主动上前搭讪。除了“职位类型丰富”,“高薪”也是这部分“招聘人员”的伎俩。他们许诺的底薪基本在4000元以上,还有的承诺入职后月薪上万不成问题,并承诺为求职者缴纳“五险一金”。
记者随后就此情况咨询招聘会会务组。招聘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招聘大厅内有展位的参会单位全部通过严格的执照审查,具有正规合格的招聘资质。而这些在场内四处“流动”的招聘方大都是一些资质不够的中小企业,其中有一些是没有注册的不合法企业,甚至还有一些是“黑中介”。他们往往采用夸大待遇标准、捏造岗位名称等欺诈方式在场内“钓鱼”,让急于找工作的毕业生受骗上当。招聘会会务组虽然已经派了专人在现场巡逻,可这些“伪装”的招聘人员身上并无显著特征,难以辨别。
尽管会务组在招聘大厅的墙上贴了“私招违法,谨防受骗”的警示语,提醒毕业生不要上当,但一些求职心切的毕业生如果不加判断还是很容易受骗。工作人员提醒,毕业生在参加招聘会时,一定要到有正规展台的单位应聘,不要和场内流动的招聘人员“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