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就业走向如何?

发布时间:2013-04-03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许 卉

 

  “2013年春季留学英才招聘会”上周末在亮马河大厦举行,百余家知名企业招聘留学归国人才。“海归”的就业状况如何?什么样的“海归”人才受青睐?“海归”求职有哪些优势?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进了招聘会现场一探究竟。

 

三类“海归”最抢手,“专业技能型”走俏

  百度、西门子(中国)、民生银行等近百家单位参加招聘会,招聘单位大多集中在电子信息、金融、工程机械等行业。有关调查显示,在当前国家宏观政策下,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医疗医药、金融与保险、贸易等行业对“海归”的需求量很大。

既懂技术和研发,又懂管理,同时了解中西方的领先技术的“专业技能型”留学生供不应求。以金融保险行业为例,某银行的招聘负责人表示,懂资本运作、了解东西方企业制度的高端人才非常紧缺。保险行业急需有国际保险行业经验的高级精算师。

  “创新型”留学人才广受青睐,在用人单位看来,“海归”在接受新鲜事物、信息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他们是国内企业及科研机构最渴求的创新催化剂。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白章德介绍,1990年,教育部设立了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资金,到2012年底,已有21935名留学回国人员获得了资助,顺利启动了他们回国后的首个科研项目。现在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为所在单位的科研骨干或学科带头人,其中不乏当今科技界的领军人物。

  小语种专业的“海归”人员就业状况也不错,德语、西班牙语、俄语、韩语、日语等专业的毕业生非常受欢迎。中国南车的招聘负责人杨先生表示,这类“海归”的最大优势在于沟通能力,语言的熟练程度只是其中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够“读懂”外国人,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做事风格,双方能够互相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可以避免误解和偏差。

 

“海归”不具绝对优势,能力才是“硬道理”

  记者在现场采访了多家用人单位,涉及金融、科技、工程机械等多个行业。在这些招聘负责人看来,用人单位在录取求职者时,并非单从求职者是否是“海归”进行判断,而是根据岗位需求作出选择。任何岗位都有相应知识能力要求,谁能胜任这项工作,而且符合企业的用人成本,企业就录用谁。因此,“海归”身份并不占绝对优势,能力和素质才是“硬道理”。

  海外实习、工作经验是留学人员最亮的“加分点”。在国外的知名公司实习、或是参与重大科研项目,这些经历都是用人单位最关注的,比起毫无社会阅历的“白纸”,有一定成熟度的“海归”工作适应快。“特别是对商科学生,更需要‘洋经验’。以金融专业为例,国外金融体系具有更完善的经营、管理模式,能帮助学生拥有国际视野,回国后比本土学生更有竞争力。如果求职者有在欧美金融机构实习、工作的经历将非常有说服力。”中国民生银行招聘负责人表示。

  搜狗科技人力资源部经理李状提醒,很多留学生的经验都是去非专业相关领域打零工,而不是进入正规的公司做全职、或是为未来职业发展去学习积累,这样的工作经历不具有实质意义。毕业生一定要去相关领域的正规企业实习,既能了解公司运作流程,又能有真正的实战机会。

 

就业领域分布:博士爱高校 硕士爱国企

  在招聘会现场,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了《2012年万名留学人员回国就业报告》,首次对万余名已就业的留学回国人员就业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

  据《报告》显示,2012年在北京市范围内就业的留学回国就业人数为4678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为559人(占11.9%),另外4119人为硕士学位留学回国就业人员(占88.1%)。从就业机构的类型分布来看,国有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是最有吸引力的就业市场,其次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根据留学回国人员最后学历情况的不同,他们就业机构的类型有较大的差别。获博士学位的留学回国就业人员的主要就业机构为高等院校和国家级事业单位,而获硕士学位的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主要就职机构为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不同学位留学回国就业人员的学科分布也有较大差别。具有博士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中,主要学科分布为工学和理学,且大部分就职机构属于大专院校。而具有硕士学位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主要学科为管理学、经济学和理学,主要就职机构为企业。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