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学历越高 压力越大

发布时间:2013-04-03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许 卉

  应届毕业生进入了完成毕业论文和求职的冲刺阶段。面对双重任务,还未找到称心如意工作的毕业生压力究竟有多大?最新揭晓的“麦可思2013届应届大学毕业生流向跟踪调查”显示,学历越高的毕业生求职就业压力越大。

 

专业不同 压力有异

  此项调查从今年元旦开始至3月5日结束,共收到有效答卷18920份。在未签约毕业生中,硕士生认为目前求职压力大的比例(占70%)最高,其次为本科生(占67%)、高职高专生(占66%)。硕士毕业生求职压力较大,可能与他们对职业吻合度的要求更高有关。

  调查表明,不同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求职压力呈现出差异。其中硕士生中的法学(占79%)、农学(占77%)和文学(占77%)专业毕业生认为目前求职压力大的比例较高,本科生中的理学(占72%)、法学(占71%)和教育学(占71%)专业毕业生求职压力较高,高职高专生中的医药卫生大类(占74%)、生化与药品大类(占71%)专业毕业生求职压力较高。

 

实习经历 需要增加

  调查还显示,有实习经历或工作经验,会对毕业生的求职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认为目前求职压力大的硕士毕业生中,无工作经历的占70%,有工作经历的占68%;在求职压力大的本科毕业生中,无实习经历的占70%,有实习经历的占66%;在求职压力大的高职高专毕业生中,无实习经历的占71%,有实习经历的占62%。

  说到大学里的实习教学,麦可思在最近的调查中也发现,46%的本科毕业生表示,缺乏足够的教学实习环节是他们认为当下本科教育最需要改进的地方。而被他们列为“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的10个专业分别是:审计学、财政学、动物医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应用心理学、工程管理、日语、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此外,被调查毕业生认为“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的10个专业分别是:教育技术学、公共事业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商务、教育学、服装设计与工程、旅游管理、应用物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就业地点 扎堆三地

  麦可思研究院在去年发布的就业蓝皮书中还提供了一个信息,国内应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地,主要集中在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包括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占26.1%;泛渤海湾区域(包括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内蒙古、山西)占23.1%;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占21.1%。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地也主要集中在这三个区域,所占比例依次是23.1%、25.3%和20.8%。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