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求职,中场不休
发布时间:2013-01-23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许 卉
寒假开始了,就业专家指出,目前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要充分利用寒假做好就业准备,为第二轮就业打下基础。
就业服务假期无休
记者从多所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到,虽然学校已经放寒假了,但其就业信息网上每天仍有就业信息更新。北京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助理吕媛介绍,高校虽然放寒假了,但有些用人单位的招聘工作照常进行,直至春节公休假才告一段落。而春节过后,很多有招聘计划的单位又会掀起一波招聘高潮。为了配合用人单位的招聘工作,为本校毕业生提供更多招聘信息,首都各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在寒假期间普遍派人值班,接待用人单位,及时把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公布在就业网上。
还有一些用人单位会在此期间要求已经达成就业意向的毕业生办理手续,需要学校盖章、审核,这样的毕业生不必担心寒假期间没人办手续。记者从对外经贸大学了解到,该校自放假开始起至2月8日,每天都有工作人员值班,有专门的老师负责为毕业生签字、盖章、发放“三方协议”,不会耽误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其他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也同对外经贸大学相似,在工作日期间有人值班,接待用人单位或为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
不少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不仅有老师值班,还有很多学生在进行志愿服务。北京联合大学就业中心的短信平台上还汇集了所有毕业生的手机号码,就业指导中心会将一些针对专业的招聘信息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毕业生手机上。
利用寒假补就业课
毕业生的第一个学期已经过去,尚未落实工作的毕业生难免会感到紧张,求职心理可能也很急迫。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就业专家周婷丽提醒这部分毕业生,寒假期间最重要的是总结求职经验教训,找出自己没有找到工作的原因。仔细分析一下,是自己在求职技巧上尚欠火候?还是求职目标定位不准?然后对症下药,做出有针对性的提升和修改。
通过第一学期的求职“试水”,毕业生或多或少都与用人单位有了初步接触,大概了解了用人单位的选人标准。实习实践经历为用人单位普遍看重,那些缺乏相关实习经历的毕业生,要抓住寒假的有利时机,补上实习的空白,积累职场经验,争取第二学期在求职简历上写上漂亮的一笔。
研究生考试结束,部分研考生也将加入求职大军。研考生在寒假的当务之急是要从研考状态转向就业状态。3月,研考成绩公布时,很多考生要面临来年再考或就业的问题。研考生比起其他毕业生,一般缺乏就业知识和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信息不灵通,求职、面试技巧欠缺。这些毕业生要利用寒假主动补习求职知识和信息,向已就业同学请教经验,积极迎接第二阶段求职高峰。
走亲访友寻找机会
春节期间,多数人会选择回家团聚。这期间的家庭聚会、同学聚会比较多。毕业生可以借此机会多向亲朋好友“打探”就业机会。依靠人脉求职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方式,命中率较高。麦可思研究发现,有两成的毕业生是通过亲友获取招聘信息并成功就业的。
北京建工学院学生处副处长刘艳华表示,毕业生通过亲朋好友找工作并非“托关系”、“走后门儿”,而是积极拓展求职渠道。毕业生求职大多要求专业对口,那些工作与自己专业相近的亲戚、朋友、同学,可以提供很有用的信息。他们对毕业生也比较了解。毕业生可以主动向他们了解所在行业的岗位需求、行业发展情况,并尽可能地请他们推荐自己。因为很多外企在招聘时都有推荐制,这样求职成功的几率会提高。
春节后进校招聘的企业中不乏知名度较高、规模较大的企业。它们的招聘计划通常会在本企业的官方网站上提前公布。毕业生可以直接登录查看。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企业,毕业生可以利用假期多与亲朋好友交流,或者向在相关行业工作的师兄师姐了解内部信息,综合“过来人”的经验让准备工作做得更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