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三类面试官?
发布时间:2013-01-11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许 卉
寒假临近,各高校校园招聘的高峰落下帷幕,大部分毕业生都经历过至少一次面试。记者近日浏览高校BBS及大型招聘网站发现,面试官态度傲慢、不够专业等行为让毕业生感觉“很受伤”。面试官们却表示:“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傲慢”的面试官
前几天小文被一家文化传媒公司通知去面试,面试他的是公司的老总。小文进去很客气地跟她问了声好,面试官却头也不抬地把手一挥让他坐下。小文一看这气氛心里就很不高兴,心想:不管你职位高低,对别人总该有起码的礼貌和尊重吧。后面的交流变得不是很愉快,因为小文已经不想来这家公司供职了,就不想再浪费彼此的时间。“如果说一个领导修养都如此差劲,即使在这儿工作也不会心情愉快。”小文表示。
人力资源专家陈变锋表示,遇到这种面试官,求职者要先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多问自己几个问题:是不是这位面试官太忙,他可能还在思考着其他事情,所以就没有以我期望的方式来对待我?如果这是这位面试官的习惯性行为,他本身没有傲慢的意思,我是否也能理解或忍耐一下呢?我对这位面试官没有深入的了解,仅凭借一个动作就判定面试官是傲慢的人,会不会有点太武断呢?
陈变锋提醒,如果与“傲慢无礼”的人沟通,自己保持不卑不亢的姿态就好了,“别人的傲慢反倒显示出了你的修养,以傲慢对待傲慢不是最明智的选择,”陈变锋说。遇见这样的场景不妨多忍耐一下,不要立刻持拒绝的态度,静心地看接下来的进展。或许这是他们公司专门安排的一种面试场景,用来进行岗位人员的筛选,考查求职者的一些素质。
“外行”的面试官
小城最近接到一家通信技术企业的面试通知。这家单位在圈内小有名气,小城非常看重这次面试机会,提前一周就开始准备,将面试官可能会考的技术性问题罗列了二十几页纸。对他进行面试的是个看起来20多岁的年轻女孩,年轻的面试官刚问了几个问题,小城就坐不住了。“这个面试官太外行,问的问题都不在点上,我回答的话她也听不懂,还总让我解释。真不明白这家企业为什么要找一个不懂技术的人来面试求职者。”小城表示,感觉自己用心做的准备工作都白费了。
某科技公司的项目总监武阳提醒求职者,当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通知你去面试时,你要问清楚面试流程是什么,一共分几个环节。是先进行技术面试?还是先进行普通面试?或者两种面试融合在一起进行?在非技术面试环节里,让专业不对口的“外行”人担任面试官很常见,这个环节主要考察求职者的综合素质,而非专业技能。先了解流程能让求职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优势。
应聘程序设计等专业性较强的职位时,求职者要用什么样的语言方式来表达专业问题呢?武阳表示要分情况对待,如果面试官是专业对口的,求职者最好用专业术语来展示。如果面试官不是专业对口的,求职者最好用通俗的语言来讲述专业问题,尽量减少沟通上的障碍。
“忽悠”的面试官
小云听说做销售赚钱,就将求职目标锁定在“销售”上。网投简历一周后,她接到了第一个面试通知,约好了第二天上午10点面试。但那天早上小云睡过头了,10点半还没到面试地点。没想到面试官不仅没有生气,还主动打电话问她是不是堵车了,让她不要着急。
面试完毕,面试官告诉小云:“通过刚才的面试,我发现你不太适合做销售。首先,你面试时的回答显示了你对销售认知太浅,销售需要经历的困难不是常人能忍受的。其次,你口才不太好,在表达、沟通技巧上有欠缺。但是你知识面很广,学习成绩也不错,如果转做产品分析调研的话会非常合适。”小云越听抵触情绪越大,心想:你们要是觉得我不行就直说呗,说这么多废话干嘛?怪不得我迟到了半小时你还让我面试,是因为你们产品分析的职位招不到人吧,还在这儿忽悠我干嘛?
小云没把面试官的话放心上,回去后继续在网上投简历,认准了“销售”。但是接下来的几次面试都失败了。小云陷入了反思,她试着去看了一些关于产品分析、推广方面的书籍,持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去找这方面的工作,不久后居然被一家知名企业录用了。
小云时常想起那位面试官,如果不是她,自己可能还在为当初那个懵懂的目标而白费力气。同时小云也告诫毕业生,不要总将面试官放在求职者的对立面,大多数面试官都是善良且乐于帮助求职者的,双方要相互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