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专场招聘会“开锣” 高新技术企业需求旺

发布时间:2013-01-09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许 卉

  新年首场大型招聘会研究生专场于1月6日在国展中心举办,吸引了4.3万名应届研究生前往应聘。记者从现场了解到,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5,人才需求旺盛。

 

高新技术企业最多

  这是新年首场招聘会。早上9时许,国展中心8号馆里挤满了人。用人单位包括中央在京单位、大中型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大专院校等,其中不乏北京银行、奔驰、西门子等名企。

  市人力社保局统计,参会的818家用人单位共提供了1.8万个岗位。在所有参加招聘的用人单位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到22.4%,人才需求旺盛。用人单位对硕士学历需求占总需求人数的84%。就业岗位所需专业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计算机类、机械电子类、生物医药类、建筑施工类、财会金融类、市场营销类、通信工程类、环境工程类、英语类和法律类。其中,计算机类专业占17.9%,机械电子类专业占16.7%,生物医药类专业占10.8%,建筑施工类专业占5.4%,财会金融类专业占5.2%,其他专业占44.0%。

  上午9时招聘会开始后不久,通用电气、微软中国、IBM等一些颇具人气的外企展台前就已经排起了长龙。一个半小时以后,微软的招聘负责人已经收到了近400份简历,而搜狐、腾讯等知名企业的展位上也堆起了厚厚的简历。由于投递简历的毕业生数量非常多,一家制造企业的无人机总体相关专业、航空电子相关专业的岗位一小时内就招满了人。

 

“研究生就业更难”说法不准

  李帅冉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她给自己的择业单位排了个顺序:进高校当老师是她的最优选择,既稳定又能得到北京户口对她有非常大的诱惑力:“如果能进事业单位,能解决北京户口,即使月薪2000元我也可以接受。”李帅冉说。她的第二选择是央企和国企,再次是大型民企,最后才会考虑去小型私企。她告诉记者,班里超过七成的同学都是这种选择,到目前为止班里只有两名学生签定了就业单位,其他同学还在“筛选”与“被筛选”中。

  近日有媒体曝出消息,武汉大学硕士毕业生为找工作“隐证”降级,冒充本科毕业生应聘。这位武大硕士研究生称,她自去年硕士毕业后,半年时间跑了40多场招聘会,到目前仍未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针对这种“研究生就业更难”的说法,市人社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处相关负责人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研究生和本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和岗位不同。本专科毕业生是实用型人才,不局限于专业,可选择的就业面相对较宽;而研究生重基础,专业研究方向更集中,就业面相对窄,但稳定性强,研究领域和今后发展空间更宽,不具有可比性。他建议,毕业生要有针对性就业,结合所学专业,学用一致,专业对口。研究生求职应尽量围绕自己的专业范畴,这种有针对性的求职成功率更高。

 

大型招聘会将适时启动

  市人社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自2010年后就未再举办本专科毕业生或毕业研究生的专场大型招聘会,取而代之的是小型化、专业化的招聘会。而今年的首场招聘会又恢复了以往的传统。

  对此,人社部门表示,随着本市经济发展,不少新成立的研发机构或者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其他企业,纷纷向本市人社部门提出,希望能举行大型毕业生专场招聘会,补充其急需的高端人才。另一方面,今年北京地区毕业生人数约23万人,其中毕业研究生有7.7万人,创下新高。相比去年,这一数字激增了1万多人,增幅达到16.7%。综合考虑后,本市决定推出这一大型毕业研究生专场招聘会,以促进北京地区2013届毕业研究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今后是否还将举办大型招聘会?该负责人表示“会根据供需量适时而定”。他说,虽然这样的大型招聘是今年的头一次,但主管部门每年提供的服务很全面且多样,如各区县每月举办毕业生招聘、在毕业高峰期还会开展招聘月活动,此外还有校园招聘、网络招聘等。

  该负责人表示,针对目前存在的“老政策”约束“新就业行为”的情况,主管部门已进行了专门调研,将逐步出台政策,简化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就业手续,提高工作效率。

  今年,政府部门将对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特别是有创新意愿的学生加大鼓励力度,如政府购买服务等政策,通过创业增加就业岗位。

今年北京地区应届毕业研究生数量将达到历史最高的7.7万人。截至去年底,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达96.1%。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