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实习记者 许 卉) 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日前邀请625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参加了实习生的工作行为调查,实习生“闪电”辞职、散布企业内部信息等行为困扰企业。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的企业为实习生提供了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质量要求。26%的企业为实习生配备了专人辅导,11%的企业对实习生的经理有明确的管理要求和业绩考核,比如:实习生的留用比率,实习生满意度等。
相对雇主日趋规范和谨慎的管理,实习生的行为则显得自由而随意。调查结果显示,具体细致的工作安排会招致实习生不满而离开。甚至有实习生因对企业要求准时上班的考勤制度不满而请辞。
调查发现,实习生最难管控的行为之一即是网络行为。实习生在企业中的工作越来越有规划,对企业经营参与得越来越深入,这意味着企业向实习生开放的资源和信息越来越多,但是对员工信息的保密要求,很难在实习生身上产生约束。比如,实习生很难理解广告对网站营收的意义,所以很乐意发布一些受欢迎的“秘密”:“在百度实习最大的收获是在xx前加上xx……就能复制文档;在优酷实习最大的收获是……就能直接下载视频;在土豆网实习最大的发现是……就可以跳过45秒广告。” 不管是否“情况属实”,最近在各大论坛上广为传播的这则帖子充分展示了实习生“乐于分享”的精神。
令雇主头痛的表现还包括,实习生在网上发布自己的实习体会,当然也包括发泄不满,比较不同企业的薪酬福利水平。68%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表示对实习生的行为缺乏预见性。多数企业会对工作环境的安全给予事先提示、对实习薪酬予以明确,但很难对信息发布作出明确的限定。调查显示,77%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认为实习生有不妥当的信息传播行为。
“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表示,由于实习生还不是正式“雇员”,往往对提供实习机会的雇主缺乏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