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实习记者 许 卉) 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将在本月陆续离校。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毕业生签约率4成。目前还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离校后仍有就业渠道。
对于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市人力社保局将通过社区和乡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层平台进行全面摸底,建立专门台账,实施动态管理,跟踪服务。同时,对于2012届高校毕业生,各区县也将通过办理就业报到、人事档案托管、求职登记、就业失业登记、入户走访等多种渠道,摸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信息。
市人力社保部门联合市教委建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信息采集发布制度,为毕业生和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永不落幕的网络招聘信息发布平台。该平台在北京市人才网、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网、各区县人才服务中心等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网站均设有入口,毕业生登录一个网站,即可按照岗位类别、专业需求、工作地点查询全市毕业生岗位需求信息。市人才服务机构派出专人负责收集、报送、发布信息,及时删除过时信息,杜绝虚假信息,使提供招聘信息的工作常态化。6月之后,该平台还将集中为未就业毕业生发布招聘信息,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可以关注。
《北京市就业援助规定》于5月出台后,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被纳入地方就业援助体系。这类毕业生可以向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了解有关就业援助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办事程序,免费享受相关就业指导和培训补贴等。
各区县人力社保部门将针对未就业毕业生确定“一对一”帮扶机制。市人力社保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将转入生源所在地的人力社保部门管理。凡需要就业信息服务的毕业生,区县人力社保部门至少为其提供3次符合其条件的就业信息;凡是希望提高职业技能的,至少提供1次职业技能培训机会。保证有就业意愿的家庭困难毕业生和“零就业”家庭毕业生都能实现就业。毕业生离校后可与生源地就业主管部门联系,争取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早日实现就业。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7月、8月还会安排暑期专场招聘会、集中双选活动,帮助未就业毕业生落实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