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期望月薪降千余元 过半青睐二线城市

发布时间:2012-05-26 期号:

北京考试报实习记者 许 卉

  5月21日,团市委下属的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发布《2012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从近4年的数据看,大学生就业压力呈下降趋势;与去年相比,今年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期望月薪普降千余元,半数以上的学生青睐二线城市。

期望月薪下降,更青睐二线城市

  报告显示,参与调查的人群期望月薪主要集中分布在3000~5000元范围内,其中,专科生期望月薪近3000元,本科生期望月薪为3500元,硕士生接近5000元,博士生超过7000元。报告作者、北京青年压力管理中心主任熊汉忠介绍,2011年曾出现大学生期望月薪翻番的现象,今年大学生期望月薪回落近千元,更为现实、合理。

  在工作地点的选择上,以一线城市作为首选的人群比例进一步下降(2011年20.5%,2012年14.4%),而以二线城市作为首选的人群比例在上升,并超过一半(2011年46.8%,2012年55.0%)。熊汉忠表示,今年没有呈现“逃回北上广”的趋势,反而发现了更为明显的逃离现象。进一步分析发现,半数以上(54.0%)的被调查者以“个人发展机会”作为选择工作地点的主要标准。

就业压力下降,专科生压力最大

  连续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大学生就业压力继续呈现下降趋势,但不同学历人群表现出来的压力感受有明显差异。在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4类被调查人群中,往年的“高压硕士”现象今年没出现,反而是随着学历的增高,压力逐渐降低。

  其中专科生在家庭、学校、社会3个方面的压力源得分都显著高于其他学历人群。熊汉忠认为,今年总体就业压力趋缓以及学生更现实、更灵活的就业态度是导致这个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不少专科生表示,以前有些工作本科生不愿去,专科生很乐意,但现在本科生变得“很现实”,专科生找工作变难了。

基层吸引力增加,学生素质待提高

  在是否愿意“去基层等艰苦岗位工作”的调查中,明确表示不愿意去基层求职的只占18.4%,“愿意”去的为35.4%,“可以考虑”的比例为46.3%。尽管明确选择“愿意”去基层岗位就业的人群比例并没有太大变化,但表示“可以考虑”的人群比例上升,基层岗位的吸引力正在增强,可能去基层岗位的潜在人群数量在明显增加。

  同时,在“大学生最应该具备的素质”调查中,16项素质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沟通能力、专业技能、适应能力,而道德修养、工作热情、协作能力、刻苦精神、进取心等用人单位与社会所看重的基本素质,却并不为广大大学生看重。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