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基层就业成趋势 5种渠道供选择

发布时间:2012-03-28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实习记者 许 卉)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2011》日前在京发布。调查显示,在进行就业选择时,越来越多的“北上广”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寻求发展机会。

  以北京大学为例,该校毕业生近年来到京外地区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加。除传统热点地区上海、广东、江苏之外,西部的四川、重庆、广西、陕西等正成为毕业生去向集中地。到目前为止,已签约的2012届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中,有七成选择京外就业,毕业研究生中有四成选择京外就业。吉林、新疆、四川等全国13个地区到北大招录选调生或定向招录公务员。目前北大共有约750名毕业生报名选调生计划,有161名毕业生已经签约。

  赴京外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也是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每年专门统计的指标。清华大学毕业生京外就业比率近5年来已经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以上。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2011年赴京外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6.8%,创清华大学近几年来的新高。今年到目前为止,已有68名清华大学毕业生签约吉林选调生,36人报名江苏选调生,19人报名新疆选调生,13人报名辽宁选调生,西藏基层公共部门就业项目也已在清华大学启动。

  相关就业指导老师介绍,目前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主要有选调生、大学生村官、基层事业单位、“三支一扶”项目、基层企业等5个渠道。

相关链接

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5个渠道

  选调生 是近年备受毕业生关注的基层就业渠道,省级党委组织部门选拔品学兼优的应届毕业生到地方基层党政部门工作,并作为后备干部重点培养。为了优化基层选调生的人才结构,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还与高校开展定向选调合作,直接面向“985工程”高校招揽人才。

  大学生村官 是指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任期一般为2至3年。

  外地基层事业单位 经常由地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组团到大学招聘。对于竞争激烈的岗位,地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设置考试。

  “三支一扶”项目 是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项目,工作时间一般为2至3年。每年大约有2万名高校毕业生通过“三支一扶”到基层工作。

  基层企业 是毕业生到基层锻炼的必经之路。很多单位招聘大学生的岗位集中在管理、研发等方面。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