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 坤) “一上午了才收了7份简历,招聘会人气不旺,跟去年没法比。”7月13日北京市招聘会就业市场举办的暑期首场招聘会冷冷清清,参会企业的招聘负责人大部分面临选择余地小,没毕业生可招的局面。
这场招聘会是“2011年暑期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招聘月”活动主会场的首场招聘会。从9时招聘会开始到中午11时许,只有零星毕业生坐在招聘台前与用人单位交流,很多企业的招聘台前的情形可用“门可罗雀”来形容。记者询问了数家招聘单位,他们收到的简历没有一家超过10份。
北京二商福岛机电有限公司的招聘工作人员王岩数着手头的简历,一共有7份,有专科有本科,其中三份是北京生源的,这其中又有一份是从外地上大学回来找工作的。眼前的情形与去年她来招聘时形成巨大反差。“我记得去年招聘会开始之前,学生们还在门外排着S型长队,开门之后招聘台前立即围上很多人。”
暑期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已成惯例,在京的未就业毕业生和返京求职的北京生源毕业生借助该平台在离校后找工作。但是,今年的首场招聘会却是历年来最“惨淡”的一次。
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今年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很好,我们给求职登记的大学生打电话推荐工作,一大半人已经找到工作,还有少数在实习。有的家长替孩子跑招聘会,原因是孩子出去毕业旅行了。这也说明毕业生的就业意愿较往年有所降低。
北京第一机床厂的招聘人员介绍,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很多单位在五年规划之初会贮备人才,因此今年毕业生需求量很大。单位从去年年底开始招聘,已经招到了100多人,现在是补充招聘,又列出了数十人的招聘计划。
前来求职的毕业生离校前也并非无业可就。北京物资学院会计专业的张屹杨说,5月之前他一直忙考研复试,但是成绩差一点点,没有被录取。之后他在保险公司实习,因为不喜欢那份工作才重新开始求职。另一位毕业生王睿曾在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实习了三个月,但是公司最终派他做行政工作,他希望在招聘会上再找一份人力资源的工作。
北京五湖四海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的张先生说,今年来招聘会求职的外地生源和双外生源明显减少,这使得招聘会人数锐减。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很多刚入职的大学生收入不足以谋生,外地生源回原籍就业,双外生源也不来北京求职了。
金果园老农(北京)食品有限公司的招聘人员说,近几年招聘会应聘人数越来越少,也与现在招聘形式多样有关。暑假天气闷热,通过网上投简历更便捷。据介绍,目前招聘服务月的招聘活动遍及全市各区县,对于北京生源毕业生来说,更愿意找离家较近上班方便的工作,因此在各区县举办招聘会也分流了部分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