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坤
在高校的实习生招聘信息栏中,登载着大量知名企业的招聘信息。大学生如果初次关注实习,难免兴奋,因为这些企业都是他们向往和憧憬的。但是名企成实习生招聘的主力军对学生来说未必是件好事。
世界五百强或国内五百强的实习机会总是被大学生们津津乐道,他们给实习生设计了名目繁多的锻炼计划,给实习生接触业内精英的机会,为实习生提供了解行业最前沿的工作机会。但是这些名企和大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毕竟是少数。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660万,能进入知名企业实习的大学生可谓凤毛麟角。一些务实的大学生对名企的实习生招聘大战已经看得很淡,竞争一定是要参与的,从中可以了解企业的招聘流程,查找自身不足。但是更多进入企业锻炼的机会还要依靠大多数不出名的企业来实现。
中小企业应该是吸收和接纳实习生的主力军。但是,目前中小企业对吸引大学生来企业实习的热情还有待于提高。有的企业说自己办公环境差,没有工位接待学生;有的企业说实习生会给其他员工增加工作量;有的企业说接待实习生怕有安全隐患。这些确实是目前实习生市场存在的问题,我国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政策来鼓励企业给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然而,不可否认,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在招聘时更倾向于有工作经验或者相关实习经验的学生。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很多企业也遭遇了招工难。企业很难招到符合企业要求的毕业生。那么在大学生尚未毕业之时,企业是不是应该给他们机会去增加工作经验呢?这既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为大学生走向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企业培养实习生也是给自己培养人才。对于一个人的考察,无论多么科学的招聘手段也比不上把他招到公司实习一段时间来得准确。因此,企业在培养实习生的同时也在考察实习生,从中选拔优秀、合适的人才以备后用。中小企业不妨学习一下大企业,敞开胸怀接纳实习生,在培训实习生的过程中,展示企业的实力、文化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很多大学生愿意把自己的事业前途与公司发展结合起来,这样中小企业就能招到“干得住”的人才。同时,大学生也得到了实习机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由此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