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 坤)进入5月中旬,高校毕业生招聘市场原本已到“淡季”,但是记者从北京市人才市场、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等人才服务机构了解到,目前民营企业仍保持旺盛的毕业生需求量,甚至出现了招聘热闹、应聘冷淡的局面。
市人才服务中心人才市场经理高宇航介绍,今年民营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较高。据统计,在人才市场的招聘岗位中近30%的岗位是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招聘单位以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为主。今年,这些单位对应届生的招聘需求超过往年。
“金三银四”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高峰期。一般来说,进入5月后,就业市场整体需求逐渐减退。前段时间招聘的主角———大型国企、知名外企的校园招聘均已告一段落。中小企业成为现阶段招聘的主角。
目前,民营企业对应届生的招聘需求量仍很充足。在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周三招聘会上,一位民营企业的招聘负责人说,民营企业特别是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小企业人才奇缺。以往民营企业爱招有工作经验的员工,以减少人力资源成本。现在,很多企业也注意培养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比较高,但是招聘的岗位主要在一线,起步的一两年对毕业生是个挑战。
虽然民企的需求量很大,但是部分毕业生的就业愿望不强。高宇航说,很多招聘会都是稀稀落落的,学生不愿意来。记者在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了解到,前来应聘的毕业生数量很少,不见年初排长队等待进场、等待投简历的场面。这说明民营企业的吸引力较教育系统、科研单位有差距。
北京工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张彦军说,今年整体就业形势很好,但是距离毕业生百分之百就业还有一段距离。尚未就业的毕业生要抓住现在岗位需求旺盛的有利局面,积极调整就业观念,如果选择到中小企业和一线岗位就职并不难。只要毕业生不怕吃苦,在一线岗位锻炼几年,将来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官员强调,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约有70%的毕业生要到民企就业。对于目前“无业可就”的毕业生来说,并不是没有企业录用他们,而是很多单位与职位毕业生看不上。我国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求职者抱怨“无业可就”,而很多用人单位却“无人可招”。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招聘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