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 坤)5月中旬北京的考生将填报高考志愿,目前正是选择院校及专业的紧张时刻。高校招生就业工作负责人介绍,“将来好就业”成为多数考生、家长选择专业的标准。但是录取分数高的专业就业率一定高吗?学了某个专业将来能获取相应的职位吗?这些问题就业专家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现在的高考咨询活动如火如荼。北京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韩经说,前来咨询的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考生的考分能不能被录取,二是将来好不好找工作。可见,在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整体压力日趋紧张的形势下,未来的就业已成为高考填报志愿的重要考量因素。
高考填报志愿前,教育部都会公布上一年度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从近几年的统计看,地质、采矿、石油等传统艰苦行业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超95%。另外,飞行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地球化学、大气科学、微电子学等专业,“211高校”与普通高校的就业率都很高。而招生人数多的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情况最不好。考生报考比较热门的经济学、法学等专业,毕业生人数多,就业率却没有那么“热”。毕业生规模在5万至10万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率仅在80%至85%之间,法学专业就业率仅超过75%。英语及工商管理专业就业率均未超过85%。
为什么报考热门专业就业却不理想?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会长任占忠分析,办学规模大、招生人数多的专业往往是在考生心目中未来就业职位好的专业,如外贸、管理、法律、新闻等,考生向往这类工作。但是毕业生找到理想的职位很难,例如法律专业,国家公检法机关提供的职位有限,大部分毕业时找不到心目中的“好职位”。虽然国家已经开始招生调控,这些专业已有降温,但是毕业时规模仍不小,不能从事本专业的毕业生数量还很大。
还有一些专业恰恰相反,需求量很大,但是毕业时就业状况不好。以营销类和会计类专业为例,社会需求量历来很大,供不应求。但是营销专业需要先干销售,会计专业往往要去小企业,与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差距很大。最终使毕业生难就业,企业难招人。
任占忠介绍,还有很多家长考虑到朝阳产业、夕阳产业等因素,这对毕业生就业没有多大的指导意义。化工业很早就被列入北京市的夕阳产业,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工厂有味,污染环境,考生不愿意学化工。但是目前兴起的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工作环境很好,而且产业前景也很好。被称为21世纪朝阳产业的生物、环保产业,目前的需求量没上来,毕业时就业形势还不理想。IT产业也是朝阳产业,需求量也很大,软件工程专业招生时也很热门。但是学生的学习与企业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毕业生要经过培训才能胜任岗位,也导致就业不太顺畅。
韩经认为,家长、考生关注就业是对的,但是不要把注意力只放在哪个好就业上。而要选择“能成才”的专业。有的专业录取分数不高,不代表其学科实力不强,考生只要有兴趣,加上学校的培养就能学好。学生综合素质高、专业素质强,就业竞争力就高,找一个好工作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