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第二届新浪软件学院开学”仪式。面对200多位来自北京各大高校的“学员”们,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辉慨叹,大学生要珍惜社会公益性就业培训机会,抓住免费的培训机会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
新浪软件学院去年5月成立,在京十余所高校的千余名学生申请报名,最后130人入选。学员们接受了Linux系统管理实战、JavaScript编程、PHP编程等课程培训。授课的老师均来自于新浪网络实战一线的工程师和技术骨干,授课内容也是从新浪曾经做过的项目中提炼出来的网络技术与经验。这对于在高校课程中接触较多理论知识的大学生而言,是一个近距离接触骨干企业,从实践中获得真知的好机会。更为重要的是,课程对大学生全部免费。
一个学期下来,第一批学员中有96人结业,拿到新浪颁发的证书。但是,20多位大学生却没有坚持下来,因为缺课、考勤等原因被淘汰,最终“无功而返”,令人惋惜。
今后我国高校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将持续保持在670万人以上,国家总体人才供大于求的形势不会马上改变。就业成为困扰大学生的主要难题之一。大学生们抱怨人才竞争太激烈,用人单位要求太多,学校里学的知识派不上用场。但是当就业培训的“免费大餐”摆在面前时,大学生们会不会享用,能不能抓住机会呢?
新浪一期的效果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十分珍惜学习机会,周末从河北坐火车来上课,从不缺勤;有的却主动放弃机会,缺课直至没有了“毕业”资格。
按时出勤,不迟到、不早退是学生的基本纪律,大学生更要自律。有人可能认为免费培训“挂掉”对大学生来说既没有经济损失,也不会影响学业。但是持此观点的人还应想到,任何免费培训都有人数限制。新浪是从一千多名大学生中挑选出100多人培训,还有近千名大学生苦于没有名额。任何主动放弃培训机会的人都浪费了一个他人参加培训的名额。
就业培训的“无纪律”性也是对培训教师的不尊重。来自企业一线的老师,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从办公室赶到课堂,牺牲了双休日来给大学生上课。这种“无私奉献”更应该得到学生的尊重。
公益性课程源于举办者对社会的责任心,那么公益性课程的对象们也要以负责的态度上好每一节课。(安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