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 工科学生将在企业学习1年

发布时间:2010-06-28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 坤)  教育部6月23日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千所高校的400万工科学生将在企业学习1年。
  对于此次在工科教育领域实施“卓越计划”的背景,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刘桔介绍,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无论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的新兴国家,都把“再工业化”战略提上日程,把培养未来的工程师作为战略目标。
  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高等工程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工程人才数量世界第一,但是工程人才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有差距。因此,推出“卓越计划”是服务国家战略、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增强综合国力的现实要求。该项目将使我国工程师教育培养实现重大改革,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
  “卓越计划”的特点是:学校将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企业将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得到强化。为此,教育部采取五个方面措施推进该计划的实施:一是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高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二是以强化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企业设立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生在企业学习1年,“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三是改革完善工程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制度,高校对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要以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为主,优先聘任有在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教师晋升时要有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四是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国家留学基金优先支持师生开展国际交流和海外企业实习;五是教育界与工业界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标准,教育部与中国工程院联合制订通用标准,与行业部门联合制订行业专业标准,高校按标准培养人才,参照国际通行标准,评价“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质量。
  刘桔说,目前全国已经有61所高校参与了“卓越计划”,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以及北京市属的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都参与其中。今后该计划将逐步推行至所有开设工科专业的高校。

对话教育部相关负责人
  记者:“卓越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工程师精英吗?
  刘桔:“卓越”在这里是高素质、高质量的意思,不仅是少数精英,而且各层次各类工程技术人才都要有高素质、高质量。最先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中,既有“985高校”、“211高校”,也有行业有名的工科学校,还有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这也就说明要面向工业界培养各个层面的高素质工程人才。

  记者:“卓越计划”如何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刘桔:“卓越计划”确实需要多个部门的政策支持,科技界、教育界、企业界将携手合作,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中国工程院等22个部门和单位都参与进来。教育部将主动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支持工程教育改革的政策措施,如联合培养企业财税措施等,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

  记者:“卓越计划”中,学生要在企业学习1年,工科专业的学制会不会增加?
  刘桔:学生在企业“学习”1年,而非“实习”1年,企业会给学生配备指导教师,配合学生学习。因此工科专业的学制还是4年。
  本科教育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课程中的理论部分也会有一定的保留。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