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校毕业生仍有就业渠道

发布时间:2010-06-12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 坤)  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将在本月陆续离校。按北京市教委最新统计,超过80%的毕业生确定就业意向,仍有不超过20%的毕业生未落实工作。专家提醒,对于目前还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来说,毕业离校后仍有就业渠道保证其充分的就业机会。
  今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北京市教委首次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信息采集发布制度,为高校毕业生和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了永不落幕的网络招聘信息发布平台。该平台在北京市人才网、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网、各区县人才服务中心等23家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网站均设有入口,毕业生登陆一个网站,即可按照岗位类别、专业需求、工作地点查询全市毕业生岗位需求信息。据介绍,截止目前,该系统已经集中发布了4批岗位信息。其中,5月份发布了招聘信息1782条,达到11710个岗位,与前三次相比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岗位信息主要有市场营销、管理、行政、人事、文秘、计算机、通讯、 金融、财务和咨询顾问等。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市人才服务机构派出了专人负责收集、报送、发布信息,及时删除过时信息,杜绝虚假信息,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招聘信息的工作已经常态化。6月之后,该平台还将集中为未就业毕业生发布招聘信息,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可以关注。
  毕业生离校后,生源所在地的就业跟踪服务也立即跟了上来。今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求各区县人力社保部门建立“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库”,对未就业毕业生确定“一对一”帮扶机制。人社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处处长卢林介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将转入生源所在地的人力社保部门管理。凡需要就业信息服务的毕业生,区县人力社保部门至少为其提供三次基本符合其条件的就业信息,凡是希望提高职业技能的,至少提供一次职业技能培训机会。保证有就业意愿的家庭困难毕业生和“零就业”家庭毕业生都能实现就业。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工办副主任刘艳华介绍,进入6月,毕业生人才市场整体进入淡季,大型招聘会、校园宣讲会几乎没有了,面向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信息数量较三四月份大幅缩减。离校后毕业生就业时机确实不比在校期间。但今年教育、人事部门联合建立的未就业毕业生援助体系,会增加毕业生就业机会。毕业生离校后一定要与生源所在地的就业主管部门联系,争取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早日实现就业。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