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 坤
好的实习经历不仅仅是求职简历上的精彩一笔,在校生通过在用人单位“真刀真枪”地“练兵”,还可以赚来工作机会。
从校园人到职场人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刘思齐,从大二就开始积极地寻找实习岗位了。第一份实习工作是在北京一家旅行社接电话。这个工作看起来很简单,就是向打电话咨询的顾客介绍旅行线路、报价、优惠等常规问题。干这份工作,虽然学校里学的书本知识基本上都用不到,但因暑假正值旅行旺季,刘思齐从早到晚忙接电话,进步很大。第一天接电话的时候,她自己都觉得声音太“嫩”,顾客问什么她回答什么。一天几十个电话下来,公司的业务逐渐熟悉,她也渐渐体会到顾客的心理需求及实际需求。除了顾客咨询的问题,她还能主动向顾客推荐适合他们的项目。带她实习的老师说,她一天就出师了。
实习之余,陈思齐还利用午餐时间主动向老员工请教问题,逐渐了解了旅行社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知道了自己未来毕业后的工作环境。一个月下来,她已经融入这个集体,无论接待顾客还是与同事们交往,都变得成熟、自信,不再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菜鸟”,俨然是一个职场新人了。
竞争不亚于正式招聘
去年的7月,中国政法大学的韦贵经过一轮笔试和三轮面试,成功拿到了联想集团总部的实习录用通知。通过接下来三个月的实习,他的表现得到了公司的认可,最终幸运地留了下来,早早地完成了就业任务。韦贵走的是一条让很多大学生羡慕的道路——从实习生顺利转为正式员工。很多企业招聘暑期实习生时都会说得明明白白,优秀者可留用,或者成为来年校园招聘的重点考察对象。用人单位培养大学生的同时,也是在给自己物色优秀员工。一位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者说,招聘时用人单位对人的考察,简历不如面试,面试不如试用。实习生对用人单位来说是最稳妥的招聘方式。但是,往往这样的企业实习生岗位竞争非常激烈,不亚于正式招聘。
职业规划由此改变
通过实习得到单位留用固然好,但是如果因为实习而发现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从而改变职业规划,这更应该算是一件“幸事”。北京理工大学硕士毕业生贺琦去年通过学校的实习专场招聘会,得到了到一家“全球500强”企业的实习机会。外企加高薪是她梦寐以求的工作。在实习中她非常努力,并赢得了单位的录用机会。但是,面对这个让人羡慕的机会,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实习经历让她更加明晰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目标,她最终选择了一家国企。她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通过实习,我找准了方向。这可比将来再‘跳槽’要强得多。”
大学生通过实习,可以让自己尝试不同的岗位,寻找适合的角色,同时在职场的真实环境下,深度剖析自己的优劣势,发现和自己匹配的行业,然后再确定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