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 坤)2010年北京市高招录取工作正在进行中,不少已经被外地高校录取的北京考生向本报打来咨询电话,询问他们去外地上大学后能不能参加北京的医疗保险。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保处副处长齐广志,他说本市非农业户口的学生到外地上大学,有机会参加北京市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俗称“一小”险。
据了解,北京市每年都有上万考生去外地上大学。齐广志介绍,到外地上大学的北京生源的医疗保险分两种情况:一是在就读高校统一享受公费医疗,或者在当地加入大病医疗保险,这部分学生不需要再在北京参保;二是在外地高校未享受公费医疗也未加入大病医疗保险的,他们能在北京上“一小”险。
后者在外地的医保“空白”是由于这部分考生未把户口转到外地高校所致。参加社会保险要以户籍为依据。目前我国高校录取时,考生可以自愿转移或不转移户口。很多北京生源考生因为毕业后回京工作,没有把户口迁到外地大学,所以有的学生不能在外地享受到当地相关的社会保险待遇。
齐广志说,在外地上大学的北京生源办理“一小”险十分简单。但是,就读高校必须要为他们出具在当地没有享受公费医疗和任何社会保险的证明。学生可拿着这份证明和户口簿到本人户籍所在地社保所办理。参保费为每人每年100元人民币。北京市补贴50元,本人只需缴纳50元。学生可选择在外地两家县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和本市1家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本市的定点医疗机构中的专科、中医医院、A类医院无需选择,可直接就医。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障体系,统一城镇居民参保缴费时间,建立学生儿童门诊医疗费用报销制度,“一小”参保缴费时间调整为每年9月1日至11月30日,参保人可以现金或银行代扣形式缴纳。参保人员办理参保缴费手续后,选择定点医疗机构,领取《北京市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手册》。超过办理参保缴费期限的,不再办理当学年的参保缴费手续。
因此,到外地上大学的学生报到后,要先向学校了解大学生医保情况。如果不能享受外地的公费医疗也不能参加外地的医保,那就赶紧在北京办理“一小”险。
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基金在一个医疗保险年度内,第一次及以后住院的起付标准均为650元。也就是说在一年内医疗费用不足650元的,由本人承担。
参保人员发生的医疗费用,起付标准以上部分由个人和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基金按比例分担。其中,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基金支付70%,个人负担30%。在一个医疗保险年度内,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基金累计支付的最高限额为17万元。
相关链接
“一小”险的支付范围
参保学生发生以下符合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和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医疗服务设施范围的医疗费用,由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
(一)住院的医疗费用;
(二)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肾透析、肾移植(包括肝肾联合移植)后服抗排异药、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特殊病种”)的门诊医疗费用;
(三)急诊抢救留观并收入住院治疗的,其住院前留观7日内的医疗费用;
(四)急诊抢救留观死亡的,其死亡前留观7日内的医疗费用。
六项费用“一小”险不负担
(一)在非本人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但急诊住院除外;
(二)因交通事故、医疗事故或者其他责任事故造成伤害的;
(三)因本人吸毒、打架斗殴或者因其他违法行为造成伤害的;
(四)因自杀、自残、酗酒等原因进行治疗的;
(五)在国外或者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治疗的;
(六)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应当由个人负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