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 坤
走进文雅琴创办的七巧板儿童创意画室,色彩斑斓的墙壁上挂满了学生的奖状和作品。翻看着历年学生的画册,她与每个学生的故事伴随着她的创业经历渐渐浮现。
文雅琴2006年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她曾是一名艺术自由职业者,给出版社画漫画书,还时不时有人请她去装修店面画墙,工作状态时松时紧,收入可观。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店面的老板看到文雅琴画得不错,就请她教自己的两个女儿画画。文雅琴顺便又收了两个学生,一个小型的画室初具规模了。这时,文雅琴面临着选择:是继续干自由职业者,还是安下心来好好从事美术教学?前者轻松、自由,但是不长久,后者干着有趣,但是创业毕竟存在风险。思忖再三,文雅琴选择了冒冒险。
万事开头难,更何况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创业。老家在外地的文雅琴,只身在北京,没有固定的住所,没有启动资金,也没有招生渠道。她最开始在三元桥附近的小区租了一间教室。学生有来有走,人员没有增加。积蓄很快用完了,有时候房租都得借同学的。房主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让他们搬家。她带着学生从三元桥搬到鸟巢附近的小区,之后又搬到了亚运村。几经辗转,终于碰到一位房主是北京服装学院的校友,这才安定下来。
靠着学生的口耳相传,来她这儿学画的学生越来越多。到了2008年已有近20人。有一次,文雅琴带着学生在小区里写生,引来大量居民围观,学生一下子多了30人。
教小孩子画画可不是件轻松事儿。学生中,幼儿园的小朋友居多。他们大多只有三四岁,刚来的时候都不知道画画是什么,只是拿着笔乱涂当好玩。小孩子生性好动,不像小学生那样守纪律。老师要开发他们的想象力,还要教他们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所以,每节课都要安排得生动、有趣,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文雅琴尝试着用油画画,用蜂蜜画画,让孩子们体验到美术的神奇。创业的文雅琴还不忘深造,她报考了中国科学院儿童心理研究所儿童心理学专业在职研究生。
她的努力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最令文雅琴感动的是她的第3个学生相宏伟跟着老师搬了4次家。虽然住在通州,文雅琴的画室离家越来越远,但他始终跟着文老师,学得越发起劲儿,画得也越来越好。在今年元旦的聚会上,已经立志要当画家的相宏伟说:“您就是搬到月球,我也跟着您。”
还有一个学生才3岁,刚上幼儿园,因为生病,妈妈说可以不上课了,但是小朋友却告诉妈妈:“不画画手疼,去文老师那里就不疼了。”
9月10日教师节,远在青海的文雅琴收到了学生家长的短信。还有很多孩子给她写信。看着那些简单的句子、幼稚的文字,文雅琴从心底涌起一股暖流。
现在画室已经有了70多个学生,生源很固定了。文雅琴从母校聘请了老师来上课。今年她腾出一部分时间从事志愿者工作。
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北京慈善会把部分孤儿接到北京。文雅琴从朋友那里听说慈善会需要一个懂绘画的人给孩子们上美术课,她立即买了50盒蜡笔,带着纸笔工具去慈善会报名。一开始每周只排了一两次课,文雅琴在亚运村和四季青桥之间来回跑。后来她跟玉树的孩子们感情越来越好,每周排到5次课。除了教画画,她还把自己会的皮影戏、魔术、戏剧等特长都教给孩子们。有时候文雅琴干脆晚上与玉树小朋友们住在一起,夜里起来给他们涂风油精,小孩儿们情不自禁地叫她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