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 坤)《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日前全文发布。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及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将大大加快。5年内,我国将先期选派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信息、航空航天等领域培养紧缺人才500万
为了给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我国将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定期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加大急需研发人才和紧缺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也将得到调整优化。同时,建设一批工程创新训练基地,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工程师认证认可制度,提高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化、国际化水平。
到2020年,我国将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金融财会、国际商务、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现代交通运输、农业科技等经济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500多万人;在教育、政法、宣传思想文化、医药卫生、防灾减灾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800多万人。
高技能人才总量达3900万
未来十年,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职业道路将会更加宽广。我国将加强职业院校和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大批具有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400万人;2020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900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1000万人左右,在全国建成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我国将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建立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高层次人才双向交流制度,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实行“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依托国家重大人才计划以及重大科研、工程、产业攻关、国际科技合作等项目,重视发挥企业作用,在实践中集聚和培养创新人才。对企业等用人单位接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等实行财税优惠政策。
作为新兴职业的社会工作者也将在未来十年内发展壮大,形成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5年,我国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到2020年,达到300万人。同时建立不同学历层次教育协调配套、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有机结合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
5年选派10万大学生“村官”
今后,到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人才,将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享受倾斜政策。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将会提高,工作和生活条件将得到改善。政府将采取购买岗位、报考公职人员优先录用等措施,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中小企业就业,制定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创业就业扶持办法,同时做好“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工作。
为解决基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基层人才匮乏问题,我国将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创业就业。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用5年时间,先期选派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到2020年,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目标。统筹各类大学生到基层服务创业计划。通过政府购买工作岗位、实施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提供创业扶持等方式,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服务、就业和自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