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创业 高校送一程

发布时间:2009-06-29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 坤

      首都师范大学近日贴出了一张校本部报刊亭招商的公告,招商对象是该校所有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生。
      招商过程并不简单。毕业生要申报经营方案,向学校说明人员组成、主营业务、市场前景及盈利模式、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财务预算以及经营项目两年内的阶段性可量化发展目标。学校要组织说明会,初审申报材料。6月底还要进行申报答辩,最终确定承包人。12平方米的报刊亭值得这么大张旗鼓地招商吗?其实,这是首师大以报刊亭招商为契机,对毕业生进行的一次创业教育。毕业生的申报过程涉及了创业前的一系列程序。
      今年,全国有610万名应届大学毕业生,还有去年毕业未就业毕业生100万人,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成为解决就业压力的一个有效举措。高校自然担当起开展创业教育的任务。
创业培训引入
就业指导课
      今年,北京市属高校普遍引入了“模拟公司”创业实训课。学生自己组建创业团队,在全球模拟公司的仿真“商海”中模拟经营,练习公司礼宾礼仪,熟悉商业语言交流,演练工商注册、商业贷款流程,锻炼创业能力。有的大学生直接把课堂上的模拟公司开到了课下,北京工业大学4支成熟的模拟创业团队都已经建立实体公司。
      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北京办公室举办的青年创业大讲堂是各高校普遍引入的一项就业指导课程。今年,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农学院等10余所高校毕业生接受创业培训。北京农学院的村官毕业生陈墨获得了YBC提供的5万元创业启动金,她选择在京郊种植蘑菇,受到社会各界关注。
      鼓励大学生创业曾引起质疑。一位自主创业成功的媒体人曾经表示,创业的道路充满荆棘,个体的成功并不适合所有大学生,特别是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而在中国大学生家长心目中,大学生毕业后最好能有“金饭碗”、“铁饭碗”的工作,自己创业的路子,很多人不能接收。
      中国传统观念使得中国大学生创业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水到渠成,但高校创业教育的空白也缺乏对毕业生必要的引导。“现在有创业意向的毕业生多了,只有对他们做全方位的引导与服务,大学生才敢于去创业。”北京服装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孟庆瑶说,引入各种创业课程,利用社会力量是高校现行的普遍做法。
高校设基金建基地
      清华创业毕业生温质铭说,大学生创业第一缺乏经验,第二缺乏资金。
      5月31日,清华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分别拿出20万元奖励大学生创业。前者奖励的是公益性创业项目,创业团队以学校提供的资金启动项目,再争取企业的投资;后者是资助毕业生创业,每个毕业生获得了5000元至3万元启动资金。
      北京联合大学将创业基金制度化。该校招生就业处处长高桥介绍,基金的发放有4个条件:创业团队要以联大毕业生为主;创业项目与毕业生所学专业相关;创业人员是学校就业照顾对象;创业公司要有明确清晰的财务预算与市场分析。
      首都师范大学学生创业基地正在装修,学校正在校内征集创业项目。据了解,首师大除了给予大学生公司资金支持、租金优惠外,还给学生自主创业项目搭建完善的技术支持平台,协调利用学校现有实验室、科研基地、科研机构的仪器设备等技术资源,结合相关科技开发项目,为学生创业活动提供技术支持。
创业大赛练技能
      创业大赛也是高校创业教育的手段之一。清华大学“北极光杯”创业大赛是国内高校中历史最悠久的创业大赛,已有11年历史,今年有64支队伍报名参赛,创下历史新高。经过初赛、复赛的层层选拔,“Icegreen·艾锐”、“艾康医疗”、“一定赢”、“化学骑士”等8支团队最终进入决赛。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说,同学们参加创业大赛的目的,是借创业教育让自己得到能力上的提高和锻炼。这样的比赛可以让参赛者真正得到创业素质的提高,不仅能培养团队精神,而且能激发对于创业机会的敏锐感,让自己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且从这些问题中找到创业的灵感。
      据介绍,清华创业计划大赛还走出了国门,学校派出学生团队出访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与国际大学生创业者进行广泛交流,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国大学生创业者的风采。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