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热衷当中学老师

发布时间:2009-09-14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 坤)  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毕业生小林学的是非师范专业,但是她已经打算考取教师资格证,为当一名中学老师提前铺路。目前,像小林这样希望当老师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越来越多了。
公办学校招聘很火
      在本市举办的历次招聘会上,公立学校招聘台前毕业生排起的长龙堪比大型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小林的师姐去年也曾向北京四中分校、景山分校等中学投递了简历,但是最好的情况只是进入了试讲。与她一同竞争的既有北师大、东北师大、华东师大等师范类高校毕业生,也有北大、清华、人大等非师范院校毕业生。毕业生的学历层次从本科到博士一应俱全。小林的师姐说,有过学校工作经历的硕士生很吃香,普通本科生要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太难了。
      来自密云的一位中学校长说,3年前,他要四处寻找老师填补岗位空白,而现在光是递到他手上的简历就已有很大的挑选余地了。
“从教热”有三大原因
      是什么原因促生了教师热?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石彦伦分析,一是人才储备多了,二是人们观念变了,三是教师招聘渠道广了。
      据介绍,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达610万,日益庞大的毕业生大军向中学投递了海量简历。人才储备的增加是教师招聘热的一个客观原因。
      虽然教师工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辛苦形象没有改变,但是国家一直在努力提高教师待遇。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率先实行绩效工资,保证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受人尊重的社会地位及工作稳定使得教师岗位受到众多毕业生特别是女生的青睐。
      目前,北京市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已经实行多年,这无疑放开了学校招聘教师的渠道。不仅非师范类毕业生可以当教师,任何人员只要符合条件,都能考取教师资格证,到学校应聘。
中学招聘不再唯学历
      到学校应聘的毕业生越来越多,学历越来越高。一位教育界人士介绍,以前中学校长们曾把硕士、博士教师的数量当成衡量师资的指标,这种现象近年已发生了变化。不少名牌大学的博士在中学求职时有过碰壁经历。
      石彦伦说,首师大附中招聘教师时已经不再看重学历和学校牌子,而是看重应聘者的教师素质,包括师德、授课业务能力等。招聘过程包括简历初选、面试、试讲等环节,招聘一批老师一般需要半年多的时间。
      现在,家长对学校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对老师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因此,学校招聘教师时越来越谨慎。面对众多主动求职的毕业生,校长们希望招聘接受过教师职业训练的人选。相比之下,拥有高学历,却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竞争力要差一截儿。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