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 坤
走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就业指导中心,500平方米的办公大厅已初具规模。“这边是办公区,将来还要划分出职业测评室、就业信息查询室、洽谈室。”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崔颖为记者逐一介绍。
首经贸校长文魁曾经说过,学生的就业像经济学中的“惊险一跳”,是检验对学生的教学培养一切环节是否成功的最终标准。受金融危机影响严重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用人需求大幅“缩水”,而这些行业都是首经贸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据就业指导中心统计,2009年学校的用人大户——银行的招聘数量减少三分之一。金融、财会、经济学等专业的毕业生普遍面临缺乏有效的就业信息和缺少实习机会等困境。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如何抓好就业,成为学校上下需要面对的难题。崔颖介绍,就业指导中心分析了校内外可挖掘的就业渠道,重点在全校师生、毕业生家长、校友会、各区县人才中心、网络等方面加大开拓就业渠道的力度。为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开拓就业市场,学校先后印发了《致全校教师的一封信》、《致在校生的一封信》、《致毕业生家长的一封信》,向全校师生及毕业生家长发出真诚的呼吁:
我们诚挚地希望您(所有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在百忙之中为毕业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或者为他们联系一家用人单位,或者为他们提供一条有效的就业信息,或者向用人单位推荐一名毕业生……
希望大家(所有在校学生)能够关注师哥师姐的就业情况,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如果你能为他们提供一条有效的招聘信息;如果你知道毕业生双选会的消息;如果你有用人单位人事部门的联系方式,请及时与学校联系。其实,帮助他们也是帮助自己,是为自己探索将来的职业道路。
如果您(毕业生家长)知道有效的就业信息,如果您的单位还缺人,如果您得知用人单位的需求,希望您随时和我们保持联系,支持我们的就业工作,与我们共渡难关。
真诚的呼吁换来大家的支持。教师们积极联系用人单位,挖掘需求信息,家长们也重视起来,积极督促毕业生尽早就业,减少往年北京毕业生源挑挑拣拣、有业不就的情况。经济学院一位大三学生自己实习时,得知单位招聘的消息,及时汇报给院里,介绍自己的学长去应聘。
通过全校上下共同努力,学校举办了3场常规性的综合大型双选会,参会单位共计100余家,招聘岗位约500个。同时,还面向就业困难群体和就业困难专业学生开设专场招聘会,新增了“周周招聘会”。从今年3月15日至5月8日,共举办了“丰台人才专场”、“女生专场”、“保险公司专场”、“校友专场”等7场招聘会,参会单位共计219家,招聘岗位超过500个、参会毕业生约800人。2009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8.68%,在应对金融危机时,首经贸的就业工作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