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开设就业园 企业来挑毕业生

发布时间:2009-05-18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 坤

  走进北京信息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处,北京地区首批“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的牌子闪闪发光。宽敞明亮的就业指导中心大厅里,几位学生在查阅用人单位的资料。
  学院就业处处长张新国说,今年毕业的2008名学生中,已经有94%落实就业岗位,5月份只剩下签约与派遣工作了。
危中有机  危中有为
  “今年就业工作确实难!”这是很多高校就业中心老师挂在嘴边的话。金融危机加剧就业困难,信息学院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同样受到影响。信息学院是一所有着50多年历史的老校,毕业生遍布北京市的各级各类单位,学院与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原本招几十个毕业生的单位今年只招十几个人或几个人,2009年的就业形势遭遇寒流。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信息学院就业处积极开拓就业市场,保持老单位,联系新单位,仍确保平均每个毕业生有3个以上职位可供选择,在3月初已有八成毕业生落实就业去向。
  翻开毕业生就业去向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北京卫星制造厂、北京移动通信公司、北京卷烟厂等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成为毕业生主要去向。
“三真”实训  企业挑人
  位于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东校区的北信软件园,已有十几家软件公司入住,同时,这里也是该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训基地。
  软件园办公室的学生都具有双重身份:实训的在校生和生产线上的员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工号、门卡,遵守企业朝九晚五的作息制度,他们从事的编程工作也都来自公司订单。真实的生产环境、真实的工作过程、真实的岗位身份,为毕业生就业和顶岗实习提供了学习、实习、就业一条龙服务。
  企业到学院招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需看成绩单,无需组织笔试,只要到北信软件园考察毕业生的工作业绩,中意的就挑走。今年已经有相当部分毕业生从软件园直接就业。
  像北信软件园这样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还有4个:北信—北广电子装备生产制造基地、北信—兆维磨具设计制造基地、北信—方略信息服务基地、北信—正东文化创意数字传媒中心。这些融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打造了行业素养深厚的技能人才,为毕业生就业打开了一条通途。
学生就业  人人有责
  “人人关心就业,人人重视就业,人人参与就业,人人落实就业”是信息学院每位教职员工的共识。学院明确规定:学院各级领导、教学系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均有毕业生就业指导、推荐责任。
  与北京电视台即将签约的应届毕业生姚冬生说,他的工作机会就是学校一位领导“偶然”一句话争取到的。得知北京电视台招聘,学院领导表示了向北京台输送毕业生的意愿。经过协商,北京台刚成立的舞台机械办公室准备接收3名机电专业毕业生,姚冬生与其他两名同学经过了一系列的选拔考试,他们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习中得到很好的应用,最终这3名高职毕业生都被留用。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