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选拔300名毕业生赴基层 “985”高校双外生源列为选拔对象
发布时间:2011-01-24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 坤) 从今年起,本市将每年选拔300名左右的优秀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并对其进行跟踪培养。除了北京生源毕业生、在京高校非北京生源毕业生外,京外“985”高校非北京籍的优秀应届毕业生也被列为选拔对象。
选拔范围限定在列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不含“定向、委培”)的普通高校北京生源、北京地区普通高校非北京生源和京外“985”高校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应届优秀毕业生。选拔对象要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志愿到基层工作,勤奋敬业,乐于奉献。所学专业符合经济社会长远发展需要,学习成绩优秀,必修课程无重修或补考;获得校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或者一等以上“优秀学生奖学金”。本科生年龄一般不超过24周岁,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27周岁,博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30周岁,特别优秀或因特殊岗位要求的,可适当放宽条件。
主管部门将结合本市年度公务员招录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计划及时间安排,研究制订选拔计划。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结合年度选拔计划和专业、知识结构等,经过测试等程序,确定列入基层培养锻炼人员名单。
选拔到基层公务员岗位的,将可享受相应的职级待遇。其中,硕士研究生试用期满后核定为副主任科员,博士研究生核定为主任科员。
对列入基层培养锻炼名单人员,本市将加强教育培养,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创造实践锻炼机会,促进其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不断提高。所在单位对其年度的考核结果,要上报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保局。工作满两年后,主管部门将根据其考核情况和日常表现及时调整,实行动态管理。
表现优秀者,可优先推荐到市级和区县党政机关或国有企事业单位相关上级部门工作。当市区级公务员岗位空缺时,可优先从工作满两年的列入基层培养锻炼人员名单的公务员中遴选。特别优秀的,按照相应条件和程序,列入后备干部名单。
(2011.1.22)(623期)
选拔范围限定在列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不含“定向、委培”)的普通高校北京生源、北京地区普通高校非北京生源和京外“985”高校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应届优秀毕业生。选拔对象要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志愿到基层工作,勤奋敬业,乐于奉献。所学专业符合经济社会长远发展需要,学习成绩优秀,必修课程无重修或补考;获得校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或者一等以上“优秀学生奖学金”。本科生年龄一般不超过24周岁,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27周岁,博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30周岁,特别优秀或因特殊岗位要求的,可适当放宽条件。
主管部门将结合本市年度公务员招录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计划及时间安排,研究制订选拔计划。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结合年度选拔计划和专业、知识结构等,经过测试等程序,确定列入基层培养锻炼人员名单。
选拔到基层公务员岗位的,将可享受相应的职级待遇。其中,硕士研究生试用期满后核定为副主任科员,博士研究生核定为主任科员。
对列入基层培养锻炼名单人员,本市将加强教育培养,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创造实践锻炼机会,促进其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不断提高。所在单位对其年度的考核结果,要上报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保局。工作满两年后,主管部门将根据其考核情况和日常表现及时调整,实行动态管理。
表现优秀者,可优先推荐到市级和区县党政机关或国有企事业单位相关上级部门工作。当市区级公务员岗位空缺时,可优先从工作满两年的列入基层培养锻炼人员名单的公务员中遴选。特别优秀的,按照相应条件和程序,列入后备干部名单。
(2011.1.22)(6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