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蔡文玲
一般而言,家长比较关心哪个专业热门、好就业、发展前景好。孩子则专注兴趣和爱好。那么两者之间如何平衡?有关专家表示,选专业不能盲目跟风,要结合孩子兴趣,并提前准备相关专业材料。
家长关注热门 学生关注兴趣
大多数家长咨询留学专业时,首先关注时下的热门专业。尤其是经济/统计、商科、文科、理工大类、传媒、国际关系、艺术大类等,其中理工大类、商科、艺术大类申请难度较大。那么选热门专业还是兴趣专业,主要还是看学生的优劣势。
新东方前途出国老师张黎说,咨询时,经常是家长先问金融、商科、计算机、生物等专业,而孩子要么不说话,要么特别逆反。哪个行业好、哪个专业热门就选哪个,这种不假思索的决策方式往往会导致选择专业扎堆,不但申请难度增加,就业问题也会更加明显。据业内人士称,目前相当大比例留学生选择金融商科相关专业,而近年来金融企业的入门级岗位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
很多学生到了申请阶段,才开始选之前并未接触过的专业,往往会导致申请失败。因为兴趣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经过一段时间接触后想进一步学习的求知欲。而在申请阶段,学生要准备的申请文书和参加活动的情况都要围绕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才能申请成功。也就是说,越早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选热门学校 避免热门专业
在选热门专业时,家长要提前做好功课。如果一些热门专业录取难度大,不妨稍微降低学校排名。比如排名前30位的学校里,理工大类普遍比较难申请,计算机、物理、数学、生物等专业均属于越是热门学校越难申请。
像芝加哥大学、杜克大学的经济专业,宾夕法尼亚大学、纽约大学、安娜堡大学、波士顿学院的商科,斯坦福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专业,西北大学的化学和传媒专业等,都属于顶尖院校中比较难申请的热门专业。学生要理性选择。
张黎建议,对于一些超难申请的热门专业,可以不在本科阶段申请。本科阶段可以申请一个相似的、大方向一致的专业。之后可以通过转专业或者申请研究生完成。也可以申请冷门学科作为敲门砖。综合排名靠前的学校并非所有专业一定难申请,家长可多关注相似专业。但要避免选择顶尖院校中的薄弱专业,比如哥伦比亚大学的工程学,因为用人单位都知道专业排名,特别弱的专业就业也会较难。反之,综合排名较低的学校也不一定好申请,比如IUB的Kelly商学院申请难度就高一些。
在避免热门专业的时候,还要考虑孩子的优劣势。比如一个孩子拿的都是物理竞赛的奖项,为了避免热门专业去申请政治专业,这样也会适得其反。选定感兴趣冷门专业后,如比较文学、社会学,学生要用一定时间做一些与之相关的报告、活动,这样才能提高申请可能性。比如有名学生觉得学校的一块儿空地很浪费,就开了一个小店铺,用来卖学生的作品及小艺术品,并把赚到的钱捐了出去。最终他顺利申请到了社会学专业。
选兴趣专业 提前着手准备
申请国外高校,托福、SAT的成绩只是敲门砖,并不是达到或超过学校的往年分数就能被录取,还要有匹配的专业背景。所以提早选好感兴趣专业后,学生要结合这个方向提前做功课。
比如同样是研究儿童心理,有名学生选择研究艾滋病孩子的心理,既有针对性又与众不同,而杜克大学就喜欢录这样的学生。故而,除了专业背景,学生还要了解学校的录取特点。比如耶鲁大学喜欢有领导力的学生;哥伦比亚大学喜欢有国际背景的学生;康奈尔大学会让学生列出喜欢的学术科目,并解释为什么;芝加哥大学不出文书,会让毕业校友以投稿的形式征集文书题目。
另外,专业排名靠前的学校专业申请难度受多重因素影响,比如某学校每年国际生的录取率。所以学生要先做好调研。选学校时,分为冲刺、实力、保底的学校。很多学生对计算机和商科感兴趣,如果觉得申请难度大,可从数学或经济、统计专业入手,之后再修其他专业或考虑转专业。比如,有名学生想学新闻传播学,但传播学多是研究生阶段的内容,所以建议从基础学科开始申请。文科生有经济和数学的底子,学校会更喜欢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