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除夕是公历1月27日,正值周五。当国内在忙着贴春联、包饺子、做年夜饭的时候,我是在教室里度过的。
最为想念的,是除夕夜外婆家里的米酒,甜甜的,暖暖的,酒味甘醇。米粒滑入咽喉时,给心头带来一丝暖意。另外,南方人也会在除夕夜里吃一碗年糕,蒸炸皆可,或甜或咸,可谓老少皆宜。还有蚝仔、旺螺、血蚶和海虾等,都是年夜里不能忘却的情怀。留学在外,虽不能回到故土与亲人们一同分享过年的喜悦,但心里一直念叨的味道,提醒着我家乡该有的模样。
德国的教授都知道中国人对于春节的重视程度,在一月初的时候就经常念叨中国的春节快要来了,希望我们在德国度过这愉快的一天,除夕当天自然也少不了真挚的祝福。在这一天,一向勤奋好学的中国学生都一反常态地对于课程心不在焉,因为手机里太多的祝福需要送出,抢红包晒五福这样的年度大戏也没有因为人在异国他乡而失去热度,自然而然也少不了春晚的戏份。
当一天的课程结束时,我便毫不犹豫地奔回住处,打开电脑观看春晚。虽然近些年的春晚有许多被人诟病的地方,失去了很多它该有的风味,但在我看来,在缺少年味的德国,在这样寂静的午后,晒着暖阳,啃着薯片,喝一大口酸奶,看一会春晚,这样的事也是春节里的“小确幸”。
当国内数过倒计时敲响新年的钟声时,德国正值夕阳西下的傍晚,我便约了好友在家里吃火锅。火锅的底料和食材大多从当地的中国超市购入,因此多了许多中国的味道。小屋里,蒸腾的热气从冒泡的辣椒油里不断地被鼓吹出来,夹杂着恰到好处的辣味,涮一片牛肉卷,刚刚熟便与麻酱来个亲密接触,不夺走肉的鲜味,又给舌尖带来一丝难得的快感。
我当天还买了饺子,因为吃饱了容易发懒,便直接在扫荡过后的火锅汤汁里下饺子,可以说是别有一番滋味。饱腹之后,一伙人收拾了碗筷,在这样属于中国人的夜晚里玩起游戏,不觉间就已到深夜,于是各回各家,算是度过了一个别样的除夕。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留学生 郑启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