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马海丽
高考后,暑期进入新一轮留学咨询高峰。当家长决定送孩子出国留学时,第一步想到的是选择留学国家、专业,还是为什么出国留学?日前,龚亚夫、储朝晖、程方平等国内教育专家及来自人大附中、三十五中、一零一中、八一学校等学校国际部的负责人齐聚中国教育在线,共同围绕“海外留学第一步”话题展开讨论。
想清楚为什么出国留学
许多低龄孩子的留学第一步没有走好。人大附中国际部主任王淑艳表示,近年小留学生“回流”趋势明显。“这些孩子大多是初中或高一就出国留学,正处于青春期。由于缺少关爱,他们到国外后出现各种不适应,希望回国读书。”王淑艳不赞成为了留学而留学。无论学生还是家长,留学第一步是要想清楚为什么出国留学。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表示,出国留学的孩子要面对两大挑战:品格和关键能力。“人的品格、思维方式和语言能力同等重要。学生缺乏批判性和创新性能力,都可以追溯到思维和品格教育的缺失。虽然出国留学前,语言学习非常重要,但我们应提倡超越语言和文化的教育,而不仅是教给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
带着自己的文化才能与世界对话
“准备留学的学生,带着自己的文化出去,才能更好地跟人家平等对话。”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说,如果全是英文比中文好,那么出去只能被动听别人讲。从某种意义来说,留学的第一步是要学好中文。
广东中信山语湖双语国际学校校长詹文玲认为,我国文化基础厚实,国外优秀国际课程的很多东西和世界理念其实和我国几千年前的国学理念已经相遇了。
学生出国留学,既是世界人,又是中国人。因此,国内的国际教育要系统教授中国文化体系,而不能是碎片化、拼盘式的。
国际班不是“拿来主义”
有些学生留学的第一步选择从国内国际班开始。近几年,国内高中校国际教育做得很有特色,不是单纯的“拿来主义”。
八一学校副校长朱凯介绍,学校引入一些优秀的国际课程和资源,如国外合作学校的医学中心、创作中心、冰上运动中心等。同时,保留学校优质选修课,如科学探究课程体系、领导力课程、德育课程体系等。
一零一中学国际部采取国内国际课程融合的方式,一方面是内容的融合,另一方面是能力的融合。此外,飞盘、曲棍球等国外院校的体育项目也被纳入中方教学体系,帮学生迈好出国留学第一步。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课程融合还是要回归教育本身。衡量一个课程有三个关键性标准:一是要符合孩子的天性;二是生活、课程学习及经验分享要有效组合;三是知识自身规律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