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归国就业 机会多于国外

发布时间:2016-04-27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马海丽

 

        随着出国人数的激增,选择回国就业、创业的留学人员在持续攀升。4月24日,新东方海威时代举办留学归国人员春季专场招聘会,吸引了1000多名留学生参加,现场气氛火热。每名学生都精心准备了简历。

 

 

回国工作离家近,也有出国机会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与招聘人员交流,主办方临时限流,先放一半学生进场。即使这样,不少单位的展位前仍排起了长队。在联想展位前,留学生李立欣投了简历,又简单问了岗位需求。他2月底从日本回国:“现在日本经济形式呈下滑趋势,且很多工作机会当地人优先。而国内经济形势呈上升趋势,很多企业与国外有合作,工作机会多,且有机会带着工作出国。”

 

林佳从小学钢琴,本科硕士留学英国,本想继续读博,却被父母劝了回来。她说:“多年在外求学,希望工作能离家、离父母更近些。留在当地能找到工作,但未必比国内的好。”这也是不少留学生回国工作的原因。他们多为独生子女,更愿意回到父母亲人身边。

 

本次招聘会,包括阿里巴巴、京东、联想、星展银行、赫斯特集团、搜狐在内的30余家知名企业进场招聘,提供了技术研发、企业管理、财务、市场营销等700多个岗位。

 

 

若工作合适,可在基层锻炼

 

“我刚从国外回来,对国内就业环境不太熟悉,可以从基层做起。”现场很多留学生对工作并没有过高的期望值,心态平和。他们认为,如果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基层的锻炼很有必要。

 

“你期望的月薪是多少?”“8000到1万元。”在万达展位前,招聘人员询问留学生期望值时,一位应聘者回答。其他福利方面,留学生并没有过多要求。对于落户问题,不少人表示并不在意,如果外地工作机会不错,也可以考虑。

 

《中国留学生回国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多数“海归”刚回国的月薪在1万元以下。40.86%硕士生、47.74%本科生月薪低于5000元,与国内同等学历的毕业生相比,优势并不明显,“海归”的光环不再耀眼。

 

 

热门专业申请难,就业更难

 

金融、传媒、教育等相关单位是现场招聘的热门。赫斯特集团、星展银行、万达等相关企业展位前,从进场开始,始终有学生排队等候。万达展位前,几乎每名学生都对金融职位感兴趣。他们有的学金融专业,有的学金融类相关专业。

 

相比传媒、金融、教育类的火热,个别企业门前很清静。北京爱思益普生物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要招聘的是生物类专业博士,专业性要求高,现场很多留学生并不符合条件。这也提醒目前正准备申请留学的学生,选择专业时要结合兴趣和未来职业规划,将来回国就业是很现实的问题。

 

  现阶段,留学已日趋大众化、去精英化,留学机构的泛滥也提醒学生和家长在选择留学时要更加理性。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意向留学生认为,留学前的未来职业规划非常或者比较有必要。提前进行职业规划已经成为准留学生的共识。

 

 

留学生就业创业,可享政策优惠

 

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副主任卢长江表示,自2008年底中央推出“千人计划”吸引海外留学生回国后,北京近年也推出了“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为留学生提供优惠的回国就业创业政策,同时给予平台和资金支持。

 

“通过本次招聘会,一方面‘海归’可以向企业展示自身先进的知识和国际化视野,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有效引进‘海归’人才。”新东方海威时代总裁俞仲秋表示,除组织招聘会讲座、企业沙龙、国际化人才职业发展研究院等手段和渠道帮助“海归”就业外,未来还将着力打造一个针对留学生和“海归”的咨询与交流平台,弥补“海归”在国内的人脉短板。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