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官看重哪类课外活动?

发布时间:2015-08-12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马海丽

  探访孤儿院,敬老院做义工,去非洲或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做半年志愿者……学生如何选择课外活动?什么样的课外活动能打动招生官?美国驻华使馆Edu?鄄cationUSA中国办公室的教育专员在与多所学校招生官交流后回答,学生在参与课外活动方面要坚持长期付出,获取成就,锻炼领导力,自发独创。

  教育专员指出,越是竞争激烈的名校,越要全面考量申请者的综合素质,考察申请者课堂以外的活动。

长期付出VS浅尝辄止

  招生官强调,希望坐在教室里的每一名学生都有独特而杰出的才能,并且在一到两个感兴趣的领域内持之以恒地付出时间和精力。因为一天只有24个小时,若要在某一个特定的领域取得成就,就需要执着的付出。因此,美国大学期待一名学生多年来执着于一项活动。长期参与一个活动,会比泛泛参与多个短期项目更能博得招生官的认可。此类学生更有Passion(热情),或者也可以说更有Commitment(执着精神)。

浅层参与VS 获取成就

  通常,越高端的学校评估课外活动及领导力的标尺越高。如参加辩论赛,有些辩论队成员偶尔会在校级比赛中获奖,有些则参加地区级、市级、省级甚至全国比赛并取得名次。高水准的成绩才能打动名校招生官的心。校交响乐团成员这个经历很棒,但如果是首席小提琴手,或者乐团团长的资历则更出众。如果是个人独奏获得过地区级、省市级、国家级甚至是国际级别的比赛奖项就更上一层楼。

普通成员VS领导能力

  美国大学期待在申请者身上看到领导能力,高中一个活跃学生组织的主席、校报或学校年鉴的编辑,都是申请中常见的体现领导能力的活动。同样,录取率较低的学校,会期待看到申请人担任过更高层次的领导职位。当然,美国大学也是各有所好,长期担任Princeton College招生主任的Fred Hargadon表示,相对领导力,学校更倾向关注学生执着坚持的毅力。

自发独创 VS 功利镀金

  学生出于本人浓厚的兴趣,自发创立的活动更让招生官刮目相看,即使这个活动只是街边的一个活动,并不标新立异。与此相反,仅仅是希望给自己的申请简历镀金,由父母出大价钱安排的貌似高大上的各种跨国志愿者活动等,已经落俗套、平淡无奇了。

  教育专员说,怀着真正的热情,去参与甚至创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执着的坚持,取得一定的成绩,并在活动中体现自己领导能力的人,才是美国大学招生官更青睐的。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