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马海丽) 美术类专业统考1月3日举行。相比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绘制作品,申请留学的学生对作品的准备时间更长。国外院校不仅看学生已完成的作品,还会看草图,意在了解学生准备作品的过程。
UF英国公立预科艺术设计方向申请指导老师Sherry介绍,国外院校不仅要求学生提交作品集,还会通过作品集了解学生的美术功底和创造力。“学生作品集中要加入自己对作品的说明,即要用英文表达创作思路,这很重要。”在Sherry看来,学生的美术功底一般都比较扎实,满足国外院校的基本要求并不难。但学生除了画工要精湛外,还要表现作品的创造力和对作品的解释能力。
学生能详细剖析自己的创作过程很关键。这就要求学生关注创作体验,即使是即兴创作,也要深度剖析创作动机与根源,学会用“批评”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作品。如对一幅作品,学生要解释清楚为什么准备这幅作品,受到什么启发,想通过作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学生最好把从草图到成品的每一个步骤都仔细保存下来,以更好地向学校解释自己的创作思路。
很多学生在完成作品集的过程中,会有一段故事,感动招生官的往往是这种有故事的创作过程。被伦敦艺术大学录取的李娜(化名)通过立体的形式,讲述自己儿时跟爷爷相处的快乐时光,同时通过这种方式怀念爷爷对她的爱。她的作品受到院校老师的好评。
国外院校的艺术类专业招生,一般要求学生提交作品集、学术成绩、语言成绩。如果学校觉得学生有一定美术才华,会安排面试。申请大学本科时,学生提交材料的截止日期一般比其他专业晚2个月,学生多了些时间准备作品集。不少艺术类学生文化课基础较薄弱,除了准备作品集外,学生还要学好文化课和英语,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艺术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