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德国高等教育

发布时间:2014-07-21 期号:

  我在德国生活了11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德国的浪漫之都———海德堡。我的体会是,德国的教育体系有别于英联邦和美国。

  德国大学没有正式级别上的名次排列,也没有重点大学与普通大学之分。所谓的精英大学大都为历史比较久远的高校,受到德国中央政府的经济资助。其他高校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各地方政府。

  由于是公立高校,没有学费,因此德国教育资源分配较平均,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点,在专业设置上也各有强项。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德国高校不能以“好”或“不好”来区分。

  德国的大学只要注册费或低廉的学费。德国《明镜周刊》基本每年都会对本国大学和专业进行评比分析或排名。有意留学德国的学生和家长可以关注。德国高校的许多专业在欧洲甚至整个世界名列前茅,如汽车类、机械制造类、艺术类、环境保护类等专业。

  德国大学本科为三年,硕士为两年。在德国,培养一名大学生政府每年平均投入约为7000欧元,其中包含师资、硬件设施以及科研等方面的投入。德国教育至今还是遵循一种福利教育的模式。

  德国与英美传统教育体制有明显的区别。德国崇尚应用技术,倾向于技术的前沿开发,所以德国高等教育专业的实用性很强。由于学校要求严格,德国学生的毕业率比其他国家低很多,就业率相应变得较高。

  德国高校课程分为vorlesung、seminar、uebung三类。一般来讲vorlesung都要附带一个seminar和uebung。读seminar的留学生要获得学分,需要和同学配合做报告,这要求团队协作能力,如果其中一个人在报告中出现失误,就会影响整个团队。uebung的结课形式大多为论文或考试。留学生想在德国高校拿到一门课的学分,可能既要做报告,也要通过考试和写论文。

  德国大多数城市的大学提供租金低廉的学生宿舍;学生凭学生证乘坐各类交通工具、外出就餐、休闲娱乐都可以打折;还可享受非常优惠的医疗保险,不论是在哪家医疗保险公司投保,保险费每月不超过50欧元,远低于正常的保险费,保险领域除了牙齿美容等极少数医疗项目外,几乎涵盖所有大病小病。另外,留学生凭签证还能自由往来欧盟24个申根国。

  (前途出国欧洲部顾问 郑 潇)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