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留学生参与课外活动要投入

发布时间:2013-12-25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马海丽) 12月21日,免费海外院校信息平台Zinch中国组织的“公益献爱心”圣诞慈善艺术派对,数十幅成功申请到海外院校的学生作品让现场像个小型艺术展。参展的作品曾帮学生赢得名校的录取,如今它们的使命是帮“爱百福中国”的视障儿童争取更多善款。来自北京多所中学及大学的100余名学生参与了活动。

  在活动现场,公益与艺术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主题,因为真心、用心将留学生、准留学生、学生家长、视障儿童和相关机构紧紧联系在一起。Zinch中国校园大使赵昊喆和他的乐队现场演奏了萨克斯名曲《遗忘》。赵昊喆是北京一六六中学高中生,曾获萨克斯演奏北京第一名,是一名准留学生。为了这次演出,他和伙伴用课余时间排练了一个月。正在申请珠宝设计专业的周子琦很早就来到现场,她说,国外院校注重学生对社会活动的参与度,关注学生能为社会做什么。她参与活动的次数越多,就越想回报社会。

  主办方有关老师介绍,在申请留学的准备过程中,有人认为活动规模越大越好,名声越响越好,有人认为孩子参加比赛越多越好,拿奖越多越好,或到大企业实习才有用。其实,学生参加的课外活动重在真心热爱和真诚付出。

  耶鲁大学招生网站公布了对申请人参加课外活动的要求,明确表示申请人要走出教室,投身于外面的世界,参与课堂以外的集体(如学生社团等);决定做什么事,就要多花时间、花心思,真心热爱,真诚付出。多所国外院校的录取委员印证了上述要求。“持续做一件事,比泛泛做很多事情更能体现诚意。”普林斯顿大学前录取委员比尔先生如此表示。这也提醒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要有指向性、目的性。

  相关留学顾问提醒,绝大多数活动在类别上大同小异,区别在于学生独特的视角和出发点。学生在环保社团挂名2年,不如认真推广“少用一个塑料袋”3个月;号召保护小动物,不如为小区里的流浪猫发起募捐猫粮活动。学生在大范围内锁定一个具体而精准的目标,热诚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并且深入、持久地完成,这样的经历足以展现自身素质。具备这些素质的学生也会受高校招生录取委员关注。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