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马海丽) 2月22日,当大部分学生在忙着准备留学申请时,郭芳、李慧、许金诚等三位被美国名校录取的学生已在准备出国事宜。谈到成功申请名校的经验,他们表示,除了优异的成绩,还要根据兴趣多参加活动,并在活动中多想、多悟。
郭芳成功申请到布朗大学,许金诚将进入杜克大学,李慧成功申请到西北大学,他们都将就读美国名校。三位学生在谈到申请经历时一致认为:“要参加自己感兴趣的课外活动。”他们说,只有感兴趣,才能做下去,才会勤于思考并有收获。对美国大学申请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美国院校,尤其是名校,非常看重学生参加的课外活动及在活动中的表现,从中了解学生学习之外的能力及性格。
这几位学生都有丰富的课外活动经历。郭芳在初二时为西部严重缺水地区筹集善款修建水窖,高一时参加模拟联合国大会,到北京莎利文聋儿康复中心做志愿者。李慧多年在合唱团练合唱并多次获奖,连续3年被评为21世纪英文报明星小记者,还曾到贫困县支教,写经济博客,跟同学自编自导自演短剧,到外资银行实习。许金诚从小喜欢运动,曾到宋庆龄故居等处当志愿者,曾在外资杂志社实习,并建议创办了一本针对中学生出国留学的中文杂志。
这些丰富的课外活动,在锻炼他们能力的同时,也帮他们赢得了国外招生官的青睐。郭芳的申请论文写了她在广播电台当英文主播的经历。伦敦奥运会期间,她查阅了许多文章,挑选出跟奥运精神有关的内容,在美文赏析节目中播出,引起读者的共鸣。她说,勇气、拼博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这也是她在工作中的感悟。李慧在申请论文中写的是担任小记者的经历。在为一篇篇报道见报后高兴的同时,她也体会到记者的辛苦及对报道真实负责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媒体将更多人联系起来,成为了解不同文化窗口的作用。许金诚说,自己从小喜欢运动,并坚持不曾间断,做事有认真的态度。申请论文中也表现出了坚持和认真,这些可能就是打动招生官的地方。
新东方前途出国的周容老师是这些学生的指导老师。她说,较高的分数,学生经过努力后都可能取得,而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及在活动中的思考和感悟,反映了学生的抱负、理想和对未来的想法,这正是国外院校想要看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