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马海丽)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学类(中外合作办学)招125人。在北京市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中,像农大这样注明招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高校有6所,其中,首都医科大学为今年新增的一所高校。
其他计划内招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具体情况如下: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及管理专业招90人,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招68人;北京林业大学草业科学类招3人;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招20人;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招8人;北京农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招20人。
今年部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略有变化:北邮招办副主任郑超伟表示,北邮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招理科生,招生计划今年增加3人;北京农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授予学位由文学学位改为理学学位。
几乎所有项目都在招生专业目录中注明只招英语考生,要求考生英语成绩较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一般在大一时采取双语教学,大二开始全英语教学。农学院招办负责人建议,非英语专业考生最好不要填报。另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相比普通专业费用较高,一般只招收有专业志愿的考生。
欲报考计划内招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考生,可参考该专业前几年录取分数,一般录取分数在一本线上几十分。郑超伟介绍,报考北邮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根据前几年录取分数,北京考生一本线上七十分左右比较有希望被录取。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副院长冯伟哲介绍,计划内招生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按照全国统一招生录取程序进行。考生毕业后可获得国内高校毕业证、学位证,同时还可获国外合作大学的学位证。计划内招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基本都按国家要求随本校其他普通专业一同录取,培养质量有保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一般由该专业领域具有相当学科优势的中外高校合办,大多全外语授课,中外优质资源融合、文化环境中西兼容,毕业生外语水平高,具备较宽阔的国际视野。
计划外招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测试、入学由高校组织,毕业后只发国外大学的学位证书。无论计划内还是计划外招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每年学费明显高于普通办学专业,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考生和家长可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