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飞扬  散打激昂

发布时间:2021-03-22 期号: 1539期

  4年前的9月,北京建筑大学西操场的跑廊里,几位爱好散打的学生在体育楼略显简陋的场地里,开始简单的甚至有些单一的散打技术训练。随后,经由学校审批,散打社成立。

  在北建大众多体育竞技类社团里,相较于跆拳道社、传统武术社、街舞社、台球社等社团,初出茅庐的散打社并不算亮眼。社团建立第一年就面临着活动及训练内容不够丰富、社员参与度低、训练积极性低以及人员流失等诸多问题。痛定思痛,社员们共同努力,决心对社团运行进行改革,通过创办社团公众号、提高入社成员标准,制定考核制度、聘请体校教练每周指导、购买专业训练器材等改革措施,慢慢将这个略显“颓丧”的社团复苏起来。

  在2018年首都高校武术比赛中,散打社的5名参赛队员,在65Kg级、70Kg级、75Kg级、80Kg级的较量中,均取得良好名次。其中,70kg获得冠军,75kg获得亚军。这些用血汗换来的成绩让散打社得到校方更多支持与同学更多关注。

  可能在大家眼中,散打是一项争强斗狠、拳拳到肉的、有暴戾之气的运动项目,在训练中也是竞技性强,缺乏安全性,容易受伤。其实不然,在申报社团时,散打社的宗旨就定为:强身健体,心怀正义。社员们身上对于武术的认识非常积极。散打出自中国武术散手,融入了中国传统武术的核心——仁,而社团干部在日常教学、训练中,也一直在传承着这种精神,在训练时互相帮助,在实战时注重切磋为主、点到为止。社员们也是在彼此尊重互敬的前提下开展训练。

  2019年春,出于对散打的兴趣以及对未知事物的好奇,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加入了散打社这个大家庭。在训练中,我的身体机能得到发掘与锻炼,我懂得了帮助和关心队友。在实战中,学会了尊重对手、直面失败、勇敢面对、敢于挑战的体育精神。曾经那个一失败就泄气和懊恼的我,开始变得学会反思,学会从失败中认识到自己仍需要努力填补不足,开始在面对紧张和困难时给自己加油,也在社团中找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好友。这些成长经历是我大学时期宝贵且难得的财富。2019年,我们为备战首都高校武术比赛而开始集训。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强度较高的实战训练。我的对手曾在市级、全国级比赛均有上佳成绩,而我是一名新手。在大家的鼓励以及自己内心的鼓舞下,我选择穿上装备,走上擂台。几个回合交手下来,面部、头部、躯干已被击打数次的我,不只一次想过摆手弃权。自己在一次躲闪对方勾拳时,我的眼睛看到了训练场墙壁上贴着的“决不放弃”四个字。虽然仅是一扫而过,但我的内心仿佛被打了一针强心剂。不久后,我听到一声“停!”实战训练结束,我和他击拳示意,走下场地。随后发生的事情让我有些意外。作为失败的一方,我认为对方不嘲笑已是对我的尊重,但他却对我说:“新手能打成你这样真的不容易。好好练,今年如果可以的话,我觉得你可以参加比赛。”我们常说的体育精神,往往也就是如此吧!

  同时,我们是有情怀的团队。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大学生居家学习。为能既响应国家号召,又能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社团成员开始运动打卡,每天都会上传自己的心律、跑步路线截图。大家还找到了许多室内锻炼的方法和一些散打技术基础训练视频,方便在家中锻炼。也是在这年,这个只有不到3岁的“低龄”社团获得了“全校十佳社团”称号,又向更优秀迈进了一大步。

  2021年,随着社团训练设备的又一次大幅度更新,训练方式更加有科学性,在分动作、分步骤的细致训练与坚持讲求切磋交流、互相促进原则的结合下,我们的散打技能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文章最后,也希望2021年马上要步入大学校门的应届考生加油学习,努力锻炼。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