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戏曲

发布时间:2021-03-15 期号: 1537期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学生 沈睿涵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一曲京腔,唱尽悲欢离合;一身戏袍,浪卷俗世红尘。也是一代代人的坚守,才能让我领略国粹的魅力,读懂喜剧的魅力。

  绯红的幕布被拉开,一袭青衣,水袖轻扬,红晕的眼妆下是灵动的双眼,也是坚定的目光。这是奶奶最喜欢的戏——《贵妃醉酒》。电视机里是娇羞的贵妃拿着扇子向人们演绎她的娇媚,电视机外是奶奶乐呵呵的面容。奶奶给我介绍说:“这个贵妃的扮演者是刘胜素。我可喜欢她了!”我笑了笑,陪着奶奶看到了深夜。

  乘上二十一世纪的这班快速列车,人们好像开始淡忘了经典国粹,纷纷戴上耳机,沉浸在流行音乐中。而在奶奶的影响下,我对戏曲愈来愈痴迷,但它对我而言,始终是个迷。

  周末,我和奶奶并排走在趵突泉边,恰逢戏台子上正演着戏。我们驻足观望。锣鼓响起,台下霎时安静。那二胡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只见花旦踩着圆场缓缓走到台前,水袖一拂,戏腔响起。接着,青衣上台,文质彬彬,大家闺秀。兰花指轻捻手绢,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容。小生一手端书,一手背后,温文尔雅,恰似江南赴京赶考的书生。老生坐至台中央,手捋胡须,深沉稳重,黑底金边白鹤衣裳,衬出了他的高贵与气质。一幕起,一幕落,随着老生的拖音,台下掌声连连,喝彩声不断。

  我和奶奶望着台上,像望着一场回忆。奶奶告诉我,在她小时候,最喜欢凑到前面听戏,总觉得有什么不可抗拒的东西,把她拉入戏曲深处……

  戏扇折,水袖落,锦衣发冠,生旦净末丑,他们伴着不同的角色,在同一个戏台上,演绎不同的人生。唱念做打,短短的四个字,却显得那么沉重。演员累过,哭过,却最终不曾放弃过。陈词唱穿,他们将喜怒哀乐皆融入粉末。那华丽的戏服,深厚的功底,完美的一出戏的背后,是他们所付出的青春与精力。他们将一生都奉献给了戏曲。哪怕卸下浓妆后,无人知晓。

  戏幕起,戏幕落,走走转转又是一年。这戏曲或简,或杂,但却都有一种韵味,一种只有我们才能读懂的韵味。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