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学生 罗颖靓
悄悄告诉你,我可以在北京的时光中穿梭,而这秘密藏在一扇窗里 。
还记得一个寒假,我捧着地图追寻骆驼祥子的足迹。书翻了又翻,地图看了又看,硬是七拐八拐进了一条小胡同。我收起书疲惫地行走在灰白的墙瓦间,渴望寻找一些历史的痕迹。然而这胡同仿佛早就变了样,高高的墙壁堵在窄窄的道路旁,墙上甚至连窗都没有。刺耳的鸣笛声嗡嗡贯耳,我心烦意乱地往最深最内处走去,心里呼唤着:北平,北京把你“藏”在哪儿了?
我的目光环顾,落在了不远处一扇小小的窗里 。
那窗很拥挤地嵌在不整齐的瓦石间,中间微微开着缝。一排排陈旧的红灯笼静默地立在窗侧,延伸到昏暗的远方。可以看出,窗户涂的是红油漆,斑驳地刻着岁月的痕迹,微张的窗缝像是向我张开双手,吸引我走过去。
刹那间,历史让人沉醉。因为我仿佛找到了北平。
我低俯下身去看,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窗户缝里挤着的屋。大抵是座很小的四合院。瓦檐尤其可爱,一片片一排排,不安分地排着队,像随时要被挤出队伍的小朋友。一两片瓦之间夹着侧歪的、残缺的瓦片,像一片片时光,就要在空中翻飞起来,讲述自己的故事。瓦片上的瓦当还刻着依稀可见的图案,很精致的,像圆圆的小月饼滚动着,在经过雨水洗涤、风沙磨砺后,依然散发着老北京的蕴香。我不由微笑,目光拂过窗檐望向天空。此时天色已暗了,我再低头,只见红灯笼蓦然亮了起来。平淡的红,古朴的红,新鲜的朱红。我看见窗户上映出模糊的红晕,天边挂着月亮,在红晕后闪烁着。
是北京的月亮。我忽地好像醒了。当我在一方北平中沉醉时,看到的是北京的月,圆润地滋养着北平的窗。
那一刻是神奇的,我好像时光穿梭了,左手触碰的是历史,右手触碰的是未来。我感到融合,时间在汇聚,然后时光的瓦片降落,落在我的手心。我捧着手里的时光,北平便融化进北京。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紧紧相依。”
一扇窗,往里推是北京,往外推也是北京。我从一扇窗里,看到了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