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牛栏山第一中学教师 王书海
“烙饼要翻个儿”是一句再熟不过的家乡俚语了,里面充满家乡人的智慧,蕴含着朴素的辩证法。它与“一个硬币的两面”“一个巴掌拍不响”所讲道理相似。
烙饼时不翻个儿,整个饼会受热不均,一面已经焦糊,而另一面还是“生”的。这样的饼即使烙熟了,也会色相难看,口感较差,不受食客欢迎。在乡里,长者排解纠纷时,面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不相让的双方,时常会说“烙饼要翻个儿”,也就是说:一个人不能总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问题,要学会换位思考,能够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去想一想,也许矛盾冲突就容易化解了,于人于己都不算一件坏事。
当今时代,竞争激烈,生活快节奏化,自媒体雨后春笋一般,各种信息铺天盖地而来,一会儿“东风”,一会儿“西风”。在滚滚洪流之下,人们难免心生焦虑,快餐式碎片化的文化让人们的大脑渐渐失去思考能力,同时各种各样的矛盾也层出不穷。处在这样的境况之下,我们不妨放慢脚步,学学我的家乡人,给“烙饼翻个儿”,辩证地看待和处理自身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最可贵的能力是思辨能力。”这话说得极有道理。因为缺少“思辨”,我们常常只习惯于站在个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以至于有些极小的矛盾也很难化解;我们看待一些新鲜事物,也因为不能多角度思考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面对小小的诱惑,因为没有冷静、清醒的头脑而较容易上当受骗;面对各种炒作、忽悠、铺天盖地、真真假假的信息,网红大行其道,很多人失去了自身抵抗力,被潮流裹挟着一路踉踉跄跄地前行;更有甚者因为眼睛不够雪亮,脑子不够灵光,被一些出于不可告人目的的网络水军带了节奏,以至于酿成终生憾事。
因为缺乏思辨能力,眼球经济、流量为王的时代,新闻事件经常出现“翻转”。该处理好的事情,我们往往没有处理好;该轻松下来的心态,我们往往更加焦虑异常;该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们往往过得一塌糊涂。相反,如我家乡的人们,常常“烙饼要翻个儿”,日子过得虽然不大富大贵,但矛盾少,心态积极,生活的幸福指数要更高一些。身处都市的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家乡人的智慧,也学一学“烙饼要翻个儿”。
我们提倡“烙饼要翻个儿”,不是为了给善于狡辩的人脱卸其自身责任提供借口。生活中总有人自身犯了错误,面对批评者时总会说“我是犯了错误,但你不应该用这么严厉的态度对待我……”这种出于转移话题而脱卸责任、狡辩式的“辩证”是要不得的。生活也不是“辩论赛”,有的人面对生活的某种事物或现象,习惯“唱对台戏”,那种不顾真理,只为了立场而立场的“杠精”也是我们要反对的。此外,我们所倡导的“烙饼要翻个儿”也不是那种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总喜欢替代他人思考,高高在上,把自己的某种态度和观点强加于人,甚至来个道德绑架。这样的“思辨”也于事无补,只能迎合吃瓜群众的心理,网络暴力也是我们要大力反对的。“烙饼要翻个儿”是为了能更快地解决问题,做好事情,而不是求全责备或怨天尤人。
时代在进步,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应与时俱进。为了提高做事效率,为了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为了建设和谐、小康的新生活,我们应深入想一想,也许“烙饼要翻个儿”会给我们一些启发。